心内科医生须过准入关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霍 勇
在心血管学科,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一般都包括执业医师准入、心血管专科医师准入和技术(如介入、超声等)准入。而我国的现状是有执业准入和技术准入,没有专科准入,这必将影响学科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中国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培养模式和标准,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准入考试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专科准入空白制约临床发展
在发达国家,临床医师准入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执业医师资格准入,二是专科医师资格准入,从执业医师到专科医师必须经过培训考试。这是一种高层次医师的培养制度,目前在我国临床体系中还是空白,而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临床医学规范发展的瓶颈。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临床医师的培养必须经过实践和临床培训,而专科医师准入制符合临床医学发展规律,是根据临床需求制定的,与学位和职称没有直接关系。这一制度有望扭转我国不重视临床医学和临床医师的现状,让医学贴近实践、医生重视实践。
专科医师至少要经6年培训
目前,我国建立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已具有较好的基础。其中,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已具有立法基础与实现路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日趋成熟,专科医师培训、准入考试试点工作即将启动。因此,我国推出了“3+X”的专科医师培养模式。
“3+X”模式是指首先成为医师,再成为专科医师,然后才有资格成为达到某种技术标准的医师。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专业化考试机构(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与行业管理机构(中国医师协会)紧密合作,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考试认证、再认证考试。
以心血管内科为例,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心内科专科医师考试体系建设等相关研究与工作。心内科专科医师准入过程大致的模式是“3+2+1”,即经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行业准入标准,成为行业医师;2年的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达到专科准入标准,成为心血管专科医师;1年的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培训,达到技术准入标准,成为心血管介入治疗医师。目前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国家考试中心成立了我国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准入考试专家委员会,研究拟订准入资质,即哪些人有资格被准入,以及准入、认证过程。经过“3+2+1”这6年的培训后再参加全国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准入考试(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心内科领跑专科医师准入制
为全面培养我国高层次医师队伍,卫生部曾于2010年在四所医院进行了专科医师试点工作,2011年正式启动了全国心内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儿科、妇科等9个专业的试点专科准入工作,探讨了我国专科医师准入标准。此次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培养模式和标准的制定,是我国首个专科医师准入制度。
近10年来,我国心血管学科发展迅猛。在心脏介入领域,介入新技术、新器械的推广应用方面已与国际接轨,在介入治疗的病变类型和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与国际水平持平。因此,心血管学科领跑中国专科医师准入制度,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科生不应直接干专科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 赵旭东
和美国同道相比,我们虽然也戴着“psychiatrist”(精神科医生)的帽子,却更像出身“草根”或“草莽”。这倒不是自惭形秽,而是因中国医生成长的道路非常不容易。现结合自己30年来非规范成长经历,呼吁大家坚持走规范化培养之路。
中国特色 以学代训
我们这代人走上精神科医生的道路,有些是出于偶然,有些是出于无奈。1980年读大三时,哲学课上两小时的医学心理学介绍,让我马上决定一辈子做这门学问。后来登门求教老师得知,心理学被压制几十年了,才刚刚恢复;学医的人要做心理学家就得当精神科医生。这让我心里一阵忐忑——当精神科医生还会像当心理学家那样好玩吗?
1983年我毕业那年,因故留校在附属医院神经科做了住院医师。两年后去华西医科大学复试,火车上遇到加拿大人。他们对我23岁就声称是神经科医师大为不解:好像专科医师应该35岁左右才能当上吧!面对这些外国人,我当时很自豪。这就是“中国特色”!
接下来的三年硕士生学习,是另一个中国特色——以学代训,读研究生、搞科研成为当上专科医生的一条“康庄大道”。就这样,在大学毕业5年后,我终于当上了自立自主的精神科医生。
干了两年精神科以后,1990年我到现代精神病学的发祥地德国海德堡,花3年时间学习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在那里,感觉与同事及来轮转、进修的人都缺乏共同语言。他们常好奇地问我专业成长方面的问题。连我的导师也不解,为什么我对读学位那么重视,他觉得“培训”与“研究”有很大差别。
缺少培训 难以成才
这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别。西方国家医学生学习心理学、行为科学、神经科学、精神病学课程的总时间超过其他学科如内、外、妇、儿科,毕业时自愿要当精神科医生的人比例比我们高。专科医师培养门槛高、培养程序严格、内容丰富,社会和受训者支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很高,但执业后能够得到补偿。
而在中国,目前年纪在三四十岁及以上的精神科医生,多属于成长于特殊环境与时代中的“被放养的稀有动物”。但他们却并未因“物以稀为贵” 而养尊处优,而是有点自生自灭的味道,出奇的廉价。他们还有点像小说里的云游武侠,各人依门派不同而有独特功夫。结果,其能耐就像国宝武术,好看、实用,但难进奥运竞技项目。
所在学校、医院,跟随的导师及选择做的学位论文课题等客观方面的偶然性,以及动机、兴趣、个性等主观方面的多样性,决定了医生不同的学术取向、素养与水平。由于成长经历的差异,大家之间有时看法不同,交流不顺畅,但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分歧,而是因缺乏正规训练导致少了许多应有的共识。千差万别之中,较相同的是艰苦奋斗出身,都没有经过西方国家那样严格的培训,齐刷刷成才的概率很小。
我们的国情是,一次分配到专科医院便定了终身。勤奋好学的人只得无师自通,有的年纪轻轻就“放单飞”。不过,还是有许多人缺乏条件,动机也不纯,变得知识贫乏、技能单薄。这样看来,缺乏良好职业生涯条件的人生,代价、机会成本实在太高,本来要释放出来的潜能常常被浪费掉。
规范之路 已经开启
本科毕业生直接就做专科医生的做法,目前还是中国的现实;读研究生之后进条件好一点的机构,本质上也类似,因为还是没有系统的临床训练。这是为了解决临床一线劳动力短缺问题而造成医生“长缺” 的恶性循环制度。因为这样的制度难以吸引大量优秀的医学生投身于医学事业,不利于培养优秀医生,难以提升服务水平,进而提高这个行业的地位与社会形象。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医学界已经有了规范化培训的良好势头。我参与了去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关于中美医生培养差异的对话。越来越多既有国际视野、理论素养,又有扎实的实践功底的同道,利用各种学术技术及行业组织的平台,奉献各自专长,汇聚起可以供广大同道分享的丰富的知识、技术资源和经验,为推行规范化培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彻底改变了以前单打独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