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不安分”的逐梦者

2018-12-13 18:42:59浏览:75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路秀广若问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回答。“把自己头脑中的idea一个个变成现实!”这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研

□路秀广
 
若问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回答。“把自己头脑中的idea一个个变成现实!”这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徐平的答案。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徐平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从当初抛开雄厚的研究基础涉足全新的领域,到后来告别大洋彼岸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而归国开创新的梦想,对于自己的这种“不安分”,徐平说:“我喜欢看到梦想的火花与现实的撞击影现华丽的舞姿。”
 
华丽转身:从微生物资源学到蛋白质组学
 
1999年到2004年,徐平任华北制药集团新药中心生物资源室主任,在这5年间成果纷至沓来:领衔组建了抗生素工业生产菌种代谢途径工程实验室;系统地建立了基因筛选的技术体系……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徐平理应可以高枕无忧了,若再去硬生生地改变自己的科研或人生的轨迹,都将是一种不明智的冒险。
 
徐平却不愿就此止步,他敏锐地意识到,微生物资源学作为传统学科,其发展将受到其他学科的限制;蛋白质组学发展方兴未艾,将会成为生命科学与生物高科技领域的“璀璨明珠”。2005年,徐平毅然决定进军蛋白质组学领域,奔赴美国的埃默里大学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
 
科研转型需要过渡期,而且失败的风险也很大,从事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第一年,徐平至今忆起还感慨颇多。白天做实验,完成课题;晚上看文献,了解最前沿的进展。实干而又坚持的徐平,能够一个人产生整个实验室70%的数据量。一年之后,当初的蛋白质组学门外汉徐平已经发表文章,并且能够为课题研究同实验室老板进行深度的争论探讨。没过多长时间,他就在生命科学领域最顶尖的《细胞》(Cell)期刊上发表文章,介绍自己在泛素组定量蛋白质组研究的一流成果。
 
谈起徐平,中科院院士赵国屏这样说:“5年前我就认识徐平,那时他还在华北制药从事微生物研究;而5年之后,他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身份出现在我面前,确实让我非常惊讶!”
 
中流弄潮:归国加盟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
 
2009年已在美国取得不错科研成就的徐平面临人生和事业新的抉择,他作出了选择——归国。已过不惑之年的徐平加盟北京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成为翻译后修饰研究组的带头人。
 
上任伊始,徐平迅速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从徒有四壁的空房间开始,从仪器的购买开始,从带领自己的第一个学生做实验开始,短短15个月,实验室已经高效运转。
 
徐平在美国的两个同事,Duc和Eric,为了共同的目标,在徐平归国后欣然追随他一起来到中国,对于科学的追求,架起3人之间不分国籍民族的友谊和对真理的向往。
 
徐平凭着自己宽广的视野,先进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和泛素蛋白纯化技术,成为领衔“973”项目“肝病发生发展中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其调控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同时,还承担组织实施中欧合作的“肝病血清糖蛋白组和糖组学技术和疾病糖标志物研究”国际项目,参与中国和欧盟科学家合作的研究。
 
如今,徐平的实验室国际交流频繁,宛若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的一朵奇葩。徐平,正将新的绚烂梦想在蛋白质组学的广袤天地中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高原官兵3年内有望全部吸上氧

上一篇:

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