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从博士后到研究所所长

2018-12-13 18:45:27浏览:67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宋冬李长燕从博士后到研究所所长的路有多远?是什么使一名普通科技干部迅速成长为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军事医学科
□宋冬 李长燕
 
从博士后到研究所所长的路有多远?是什么使一名普通科技干部迅速成长为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晓明的成长历程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能够为治愈肝病出力,选择基础医学研究我不后悔。”1993年底杨晓明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吴祖泽院士实验室做了一名博士后,开始了从临床医学向基础医学研究的重要转型。杨晓明深知必须进行基础研究弄清肝病的机理,探索治疗肝病的新技术新方法,才能解决更多患者的病痛。在导师吴祖泽、贺福初两位院士的指导下,杨晓明在博士后期间就克隆出了人肝细胞生成素的cDNA,并完成了其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研究,为临床严重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有效药物。该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杨晓明带领的课题组还对一个新的肝脏特异表达基因Hepassocin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该蛋白可以在体内具有显著的救治急性肝损伤活性,并促进肝损伤修复过程。该论文发表在2010年Gut杂志,引起广泛关注。杂志编辑还为本论文配发了同期述评,给予高度评价。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临床前开发研究。
 
1999年,在美国印地安那大学肿瘤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的杨晓明回国,迎来了科研事业的另一个发轫点。在研究所的支持下,他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对HGF致肝癌转移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带领团队开展了肝脏蛋白质相互作用连锁图的研究,建立了大规模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平台和目前国内最大的相互作用蛋白质数据库,发现了一批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相互作用蛋白质。
 
杨晓明先后在PNAS、CDD、JBC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SCI引用达270次。2006年他成为“973”“肝脏蛋白质组重要科学问题”首席科学家,为贺福初院士团队获得“国家优秀人才群体奖”、全军首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对荣誉杨晓明却丝毫不谈自己:“我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军队良好的人才政策,离不开医科院良好的科研环境,离不开几代科学家的深厚积淀,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
 
杨晓明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成功,还在科研管理方面展示出卓越才能。回国后不久他就当上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室连年被评为先进,科研业绩也是一年一个台阶。仅仅4年时间,他就从研究室主任成长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十一五”以来,研究所承担“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19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300余篇,跻身国际同类研究所先进行列。“干一任所长,就要为研究所科学发展垫一块砖,尽一份力。”他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
 
科学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杨晓明正用自己的智慧辛勤耕耘,为祖国的医学科研事业,为研究所的明天,探索着更深、更远、更广阔的新领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一次特殊的沟通

上一篇:

让憋气打鼾官兵呼吸畅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