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腿皮肤缺损如何选皮瓣

2018-12-13 18:52:22浏览:27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自1992年Masquelet报道以来,在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应用中愈来愈显示出其优越性,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自1992年Masquelet报道以来,在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应用中愈来愈显示出其优越性,因此成为许多骨科医生和显微外科医生的首选方法。

  过去,临床上对小腿下段、踝关节及足部在高能量创伤后导致的皮肤坏死、骨外露、肌腱血管神经外露、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的处理往往感到十分棘手。如采用换药湿敷、骨钻孔、培养肉芽、游离植皮的“老办法”,不仅治疗时间长,还容易导致外露组织坏死,贴骨瘢痕形成,而现在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则可解决这一难题。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主要适应证包括: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皮肤慢性溃疡、慢性骨髓炎,踝关节周围创伤、炎症造成的软组织缺损,足背足底皮肤缺损(不包括前足)。一般采用逆行转移的方法修复。

  皮瓣设计及切取要点:皮瓣的轴心线为外踝和跟腱连线中点与腘窝中点之间的连线,皮瓣的旋转轴点为外踝上5~7cm或踝关节上5cm。先切开皮瓣的外侧直至踝上旋转点处,在皮瓣体与蒂交界部呈梨形或乒乓球拍状,筋膜宽4~6cm,皮蒂宽2~4cm。在深筋膜下掀起皮瓣,切断结扎近端小隐静脉及腓肠神经,在踝关节上5~7cm处有由腓动脉发出的最远侧肌间隔穿支,应注意保护。皮瓣采用明道或暗道转移至创面。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能将小腿近侧的供区组织带蒂转移至远侧受区,以修复小腿或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极有临床实用价值。该皮瓣在切取时需随时注意固定皮瓣边缘,以避免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自深筋膜层游离可确保腓肠神经血管丛的完整,确定旋转点的位置及血管穿支的大小。由于皮瓣蒂长,易产生血管痉挛,移位时须避免过度牵拉。因修复的足踝部皮肤紧密,采用皮下隧道移位时常卡压神经血管蒂。我们的体会是蒂部带1~2cm宽的皮肤并切开皮肤经明道移位,可明显减轻蒂部受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坪医院眼科专科医院举办“世界青光眼日”病友活动

上一篇:

307医院核污染检测中心启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