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争春 朱广平 本报记者 赵雪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普通外科中心主任刘宝华教授领衔的“全军便秘中心”,在国家和重庆市科委的多项基金资助下,历时20余年,对慢性便秘的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进行了系列研究,首创了便秘分类诊断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便秘分类诊断正确率;不断研创新手术治疗,将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有效率从50%提高到72%,慢传输型便秘治疗有效率达到90%以上。该项目获2010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美国14.7%的人口患有便秘,每年用于便秘诊治的费用约22亿美元。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发病率为3.7%,约有5千万便秘患者,并且在逐年增加,我国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慢性便秘有严重胃肠道症状和精神症状,可导致心脑疾患病人猝死或病情恶化,与老年痴呆症、大肠癌发病有一定关系。
在该项研究中,刘宝华课题组在国内首次应用大黄、酚酞等刺激性泻剂建立了大鼠“泻剂结肠”动物模型,并对“泻剂结肠”的病理变化、阿片受体变化及其低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放射性配体分析发现“泻剂结肠”大鼠肠道的M和β受体最大结合量下降,也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病人一致。证实了长期服用刺激性泻剂可导致肠道的低反应性,提出避免应用刺激性泻剂的便秘防治新策略。
他们在对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形态和功能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本明确ICC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是肠道慢波的起搏细胞(pacemaker cells);调节或者介导肠神经信号向平滑肌细胞传递。首先在国内建立了ICC的离体培养方法,观察微环境对ICC形态的影响,发现ICC细胞表型的维持是依赖于微环境中足量的SCF存在。利用c-kit中和抗体阻断kit信号通路,结果发现小鼠肠道ICC几乎消失,肠道慢波频率减慢。这些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慢传输型便秘发病的重要机制是ICC表型发生转变,提出了慢传输型便秘结肠ICC表型发生转变的观点。
中心2002年首先在国内外开展了便秘诊断分类新技术,即排粪造影结合盆腔、膀胱造影,女性阴道内放置浸钡标志物。该技术在显示排便过程中肛直肠形态的同时,还能观察膀胱、女性生殖器官及盆底腹膜的变化,全面了解盆腔脏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大大提高。较过去国内外通常采用直肠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二重造影技术,有效地避免了不能全面了解盆腔各脏器的相互关系。该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被国内广泛采用。
在实验理论的指导下,他们创新外科手术治疗,使手术个性化。设计了功能性直肠悬吊术。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设计了功能性直肠悬吊术,包括直肠悬吊、盆底抬高、子宫圆韧带缩短、乙状结肠切除术。在开展该手术时,依据盆腔四重造影结果,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了三次改进:第一次改进是将传统直肠双测悬吊方法,改为单侧悬吊,恢复正常解剖,避免“矫枉过正”,也解决了易肠梗阻原因。第二次改进是子宫后倒者同时行子宫悬吊,合并盆底疝同时行盆底抬高,达到个体化选择手术方案目的,有效率从50%提高到82.6%。第三次改进是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腹腔镜直肠悬吊术治疗直肠内脱垂,达到微创、恢复快、美观效果。在国内最早开展全结肠切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采用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在西方有近百年的历史,结合西方多年实践的经验,中心在国内最早采用了全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病人行手术治疗。结果表明,全结肠切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同时重视合并的盆底病变的处理,更好地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