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外科手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或麻醉时体内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及类固醇激素等分泌增加,势必加重糖尿病。二、糖尿病患者手术时易并发感染,伤口不易愈合。三、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会给输液及热量补给带来一定困难。四、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使其手术的危险性增高。糖尿病并非手术禁忌,但需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
术前 对择期手术的糖尿病病人应提前数天入院,以了解糖尿病的病情、有无并发症、主要脏器的功能状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血糖较高者,应采用普通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最好把血糖控制在8.33mmol/L以下。术前三天改用普通胰岛素治疗,因为普通胰岛素作用迅速,易于调整剂量,控制血糖效果较好。
术前要保证足够的热量,尤其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供给,术前2~3天应每日250克以上,以防止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
急诊手术时,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危险性会增加。所以,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用普通胰岛素迅速控制血糖,纠正酮症酸中毒,然后再慎重施行手术。
术中 因手术日需禁食,故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宜上午进行。对于手术时间短、局部麻醉、术后不影响进食者,可继续按原方案治疗,术中输注生理盐水,不必加用胰岛素,但要注意血糖变化。
糖尿病患者实施大手术时,术中最好使血糖维持在11.1mmol/L以下,以不发生酮症、高渗昏迷及低血糖为目标。术中要监测血糖,每1~2小时化验血、尿糖1次,对血糖明显升高者,可在生理盐水中酌情加入适量胰岛素静脉点滴。一般术中不静脉输葡萄糖液,如手术时间很长,需输葡萄糖时,可使用5%~10%的葡萄糖液。按每2~4克葡萄糖加入1单位胰岛素的比例加入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点滴。
术后 其一,监测血糖,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防糖尿病高渗昏迷。手术后禁食期间每日输糖量保持在150~200克,胰岛素和糖比例以1∶3~1∶4为宜。严重感染患者伴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其比例可提高至1∶2,使血糖水平控制在11.1mmol/L以下。一旦患者恢复正常进食,即停止葡萄糖输液,用“三短一中”胰岛素皮下注射,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胰岛素最好沿用至伤口拆线,感染得到完全控制时。如果是骨科疾病患者,胰岛素尽可能沿用至骨折完全愈合后。
其二,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术前血糖控制不十分理想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后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同时伴有水、电解质紊乱。因此,术后应采取措施,积极予以纠正。
其三,预防感染。术前30分钟或麻醉诱导开始时,静脉予以广谱高效足量抗生素推注,手术时间>3小时者应术中追加一次。对严重感染而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警惕念珠菌或其他真菌感染。
其四,术后早期进行活动。运动有利于调整心、肺、神经及内分泌功能,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脂类代谢和调整体重,更有利于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早期可做全身肌肉的被动运动,然后可适当抬高床头坐起,并逐渐过渡到床边站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