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1个月前遇到大雨,淋雨回家后只是感到有点受凉,无其他不适症状。但近日他突然出现下肢肌肉无力,行走困难,于是来到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张先生患了格林-巴利综合征,必须马上住院治疗。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我国常见的急性迟缓性瘫痪性疾病,以儿童和男性青壮年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该病起初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无力,伴有手袜套样感觉障碍;少数患者发病初期可有短期的尿潴留、便秘;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不稳、心动过速等不适症状。有的患者是以脑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常出现双侧周围性面瘫。部分患者在1~2天病情迅速加重,出现四肢瘫痪(四肢和躯干肌瘫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瘫痪可始于下肢、上肢或四肢同时发生,下肢常较早出现,数日至两周病情达到高峰;肢体呈迟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主观感觉有手足麻木、烧灼感、针刺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严重者出现呼吸肌麻痹甚至瘫痪,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4周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一般认为,机体抵抗力下降、劳累、淋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因此提醒人们预防疾病的发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注意合理安排生活起居,做到劳逸结合;饮食方面应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饮用水煮沸后饮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吴 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