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估计已达2.3亿名。心血管患病率的城乡差别在逐渐缩小,农村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的增速甚至高于城市居民,农村基层居民的心血管诊疗水平亟待提高。随着全国8000多家县级医院硬件设施逐步改善,就医需求日益高涨,更需要搭建适宜技术平台,因地制宜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笔者在出门诊时常强调“五指排序”:第一个是问诊,这既是调查病史基础,也是和患者沟通,是让患者尊重你、相信你的第一次接触。第二个是听诊。第三个是看好心电图、胸片等资料。第四个才是超声心动图。第五个指头才是CT、核磁、冠脉造影等。这种适宜性原则在县级医院更有生命力。归纳起来就是:用好听诊器,看好心电图,做好心肺复苏,用好基本药物。正是在这一原则指引下,由笔者牵头的大医博爱志愿者服务总队发起了“大医博爱基层行”基层医生心血管疾病诊疗继续教育项目,希望通过课程培训、手术指导、网络支持等活动,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全面提升基层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第一年计划覆盖云南、四川、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河北、河南等九省区285个县约3000名基层心血管医生。志愿者将结合县级及农村心血管发病及诊疗现状,重点普及高血压、心律失常、血栓、危重症急救等常见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与心理(“双心”)及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县级医生最需要的是实际的、可行的操作指导,尽快掌握“怎么做”,比如生活方式调整对高血压控制很重要,在培训中就要详细说明如何改变生活方式,如减盐、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等。并通过线上、线下整合的教育模式,帮助基层医生掌握最核心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因素和诊断方法,促进规范化治疗,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在基层医生接受最新医学知识,掌握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宜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希望通过他们将疾病防治知识和健康理念传递给当地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