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总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急诊科,一辆“120”急救车呼啸而至。“准备抢救!”急救员将一辆担架车直接推进抢救室,正在值班的医生王天昊几步跨进抢救室,紧随其后的另外1位医生和3位护士也一下聚了过来。“连接监护仪、心电图!准备气管插管!吸痰!静脉给药……”医生和护士都在高声呼喊,抢救室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但他们的动作并没有慌乱,患者的身上瞬间接满了管子和线路。不到10分钟,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都已趋于稳定,院内其他科室的会诊医生也陆续赶到抢救室。
王天昊是该院急救部急诊科的一位主治医师。他在谈到前不久发生的这一幕时说:“像这样的抢救并不算是大场面,更危重、更复杂的抢救要依靠急救部的集团作战。”
2005年,总参总医院将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和高压氧舱室进行整合,在国内较早成立了大急救部。王天昊介绍,急救部成立后,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成了“一家人”,急诊科的所有医生和护士都要到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3个月~6个月的培训,按照ICU的要求掌握各种器械的操作和急救技术,更重要的是有了ICU作为后盾,“抢救时心里更踏实了”。前不久,王天昊接诊了一位高空坠落、全身多处骨折、多脏器挫伤破裂的危重患者,第一时间通知ICU后,医生在急诊抢救室就为患者建立了人工气道和静脉通路,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被及时收治到ICU。“在急诊抢救的最前线,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身后有更强大的技术力量作为支撑。”王天昊说。
该院急救部主任马朋林介绍,2005年,该院急诊科只有3位医生。“面对最危重病人的却不是一流的医生,急诊科的发展必须有来自其他力量的牵引,而ICU的参与,可以让急诊危重患者在早期得到恰当的救治,获得最大的生命保障。”马朋林说,现在急诊科的15位医生都有了通过维持循环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的意识。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被抢救患者确诊为急性心梗,经多科医生会诊后,因不具备手术指征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急救部副主任张玉想立即为其建立锁骨下静脉通路,主治医师刘京涛担任其助手。
刘京涛说,虽然这次只是参与了会诊,但是ICU医生参与急诊抢救,每周都会有两三次。“急诊科打一个电话,我们这边‘听班’的二线医生立马就会赶过去,如果不是在急救部的统一协调下,很难保证这么及时。”
除了科室间协调顺畅的衔接机制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以外,张玉想还十分重视急救部在急救理念更新和年轻人成长中的作用。张玉想说,一般情况下,急诊科的医生很难有机会了解患者的后续治疗,而ICU的一些救治理念在前期急诊抢救中也同样适用,比如控制性降压理论,对于大出血患者,在没有找到出血点之前,不要一味地升高血压,应该在找到出血点以后合理用药,否则患者的出血量有可能会更多,生命会更加危险。
张玉想认为,目前的急救部运转模式还可以更加完美。“应该让年轻医生都转起来,ICU的医生值急诊,学习前期的急诊分诊,而不了解后续治疗的急诊科医生就到ICU轮转学习,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的急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