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第一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胸外二科“新欣家园”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嘉宾。过去的一年,他们都曾经历生死考验,却用坚毅和勇敢换来了新生。一路走来,他们对病魔的张狂刻骨铭心,更对医生的担当感动不已。
去告诉她的母亲,我们愿意挽救孩子的生命
一次例行体检,改变了北京女孩吴菲菲的生命轨迹。
此前,她从英国读完硕士研究生,回国后进入银行工作,一路顺风顺水。接下来,她想去普吉岛,还想考精算师。正当她踌躇满志的时候,去年9月,单位组织的体检却在她的肺部发现了一个西瓜般大的罕见纵隔巨大纤维瘤。看着CT片上25岁的年龄和巨大的肿瘤,医生沉默了。
更可怕的是,这个肿瘤就像一条章鱼一样包绕着进出心脏的几条最大的血管。一旦遇到损伤,就会发生喷射状大出血。不超过10秒钟,女孩体内的血就会流光。所以,专家给出的意见是“手术风险太大,最多还有3个月的生命”。
怎么可能?不肯向命运低头的母女俩跑了一家又一家医院,还尝试着做了20次放疗,没想到肿瘤体积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增大了近一倍。
在北京胸科医院胸外二科,她们见到了刚从手术室出来的主任刘志东。看到女孩的片子,刘志东的眉头情不自禁地皱了起来:“风险的确很大,但不是完全没有手术机会,先住院检查吧!”求医4个月,她们第一次从医生的话语中听出了希望。
手术最终成功,一个大小约为15厘米×10厘米×8厘米的巨大纵隔肿瘤被完整地切除下来。
半年后,吴菲菲健康地出现在“新欣家园”的抗癌沙龙活动上,听她的主治医生李云松讲起一个细节。
那是在她手术的前一天,刘志东召集包括胸外科、麻醉科、手术室、ICU在内的全院大会诊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都知道这个手术难度非常大,我们也都知道可以不必承担这么大的风险。每天去做一些普通的手术,过着平静的生活,我们依然会受到社会的尊敬,孩子们还是会以我们为荣。但今天,我们如何面对这个年轻的生命?如何面对我们医生的责任?我们要给她一个机会,一个活下去的机会。去告诉她的母亲,我们愿意挽救孩子的生命!”
这一番话让吴菲菲瞬间泪如泉涌,也被李云松视为座右铭。经历了疾病的洗礼,吴菲菲说:“得病之前,我觉得读书、工作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是疾病的不期而至,让我发现这一切都是难得的幸福。”
是癌症,让她成长。是信任,让医生重新为她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乐观”不是名词而是动词,传递乐观才是最高境界
“热心老王”每次回“新欣家园”,都会带来一兜子的快乐。
“我说啊,你这个没事,要高高兴兴的。”“振作点,千万别把瘤子当回事!”在病房转了一圈,老王乐呵呵地和熟悉或不熟悉的病友打招呼。病友们说:“只要他一进病房,屋里就会有笑声。”没人看得出,老王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癌症患者。现在,每隔3个月,老王就会到北京胸科医院接受一次治疗,同时看望病友,给他们做做思想工作。这个“习惯”,他坚持了好几年。
老王此前是一名公安协管员,平时最喜欢帮助别人。2007年,老王因年前就已发现的肺内肿瘤突然变大,住进了北京一家大医院,往日的笑容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医院决定为老王做手术,却让他差点搭上一条性命。等老王苏醒过来,医生告诉他:“肿瘤不能切除了,你只剩下半年时间。”
被判了死刑的老王并没有被击垮,而是重拾笑容,尽力开心地活着,甚至还动员老伴补拍了婚纱照。老王说:“活着,就要高高兴兴地活着。就这几个月时间了,我不能天天愁眉苦脸的,把家人都给带得愁眉苦脸了。后来,我就没拿它当病,让它去吧。嘿,没想到我能存活8个月,还越活着越有精神。”
接下来的一年里,肿瘤逐渐长大,占据了老王整个一侧的胸腔,表现出来的症状也越来越重。辗转几家医院后,老王怀着最后求生的念头来到北京胸科医院。胸外二科副主任医师韩毅通过问诊,得知老王的病很重,病变范围很广,并且做过一次手术,手术难度大大增加。但是,老王的乐观精神感染了他,他决定一试。当无望的老王听说自己还有机会时,他立刻表示要尝试。
老王最终走了过来,继续着他的快乐人生。他说:“每天清晨只要睁开眼睛,我就很庆幸自己还活着。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看着病友一个个情绪低迷,两次走过生死线的老王决定用快乐去影响别人。他虽然只有左边的两片肺叶,连走路都需要歇脚,但他还是定期来医院,主动为其他病友做心理辅导,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别人。一位病友由于肿瘤闹着要跟丈夫离婚,老王软磨硬泡,最终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
“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没精神活着。”老王字字铿锵地说。虽是老王的医生,韩毅却觉得是老王给了他更多:“生命有限,但精神却无限。对老王来说,乐观不是名词,而是动词,传递乐观才是最高的境界。他的乐观触动了病友,也打动了医生。”
患者所能给医生的最好的礼物,就是信任
在当下的医疗环境下,为什么要冒着被人误解和巨大的风险去做这么困难的手术?刘志东回答说:“疾病面前,医生后退一步,可能海阔天空,但对患者就是万丈深渊。我相信,患者所能给医生的最好的礼物,就是信任;而医生所能给患者的最重的回报,就是生命。”
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0%。据刘志东介绍,其中肺癌上升幅度最大,在过去的30年中上升了465%,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恶性肿瘤首位死亡原因。“在积极治疗身体疾病的同时,肺癌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也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心理学专家唐丽丽的出现,让抗癌沙龙现场热烈起来。
“很多医生和患者家属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肿瘤上,容易忽视患者的心理抚慰,而这恰恰是患者最需要的。”据唐丽丽介绍,癌症患者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个别患者不堪病痛折磨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唐丽丽经常接触到一些癌症患者,他们的口头禅就是:“我一生没做过坏事,怎么偏偏是我得了这种病?”
实际上,癌症患者是个特殊的群体,乐观向上的心情不亚于药物的治疗效果。唐丽丽建议,医生在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应“目中有瘤,心中有人”,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鼓励患者以乐观、积极、坚强的态度对待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