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屈万辉、特约记者戴岳报道:4月上旬,“全军寒区战创伤救治中心”正式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挂牌成立,与此同步启动的是“一站式”军人门诊,对就医官兵实行挂号、诊断、检查、取药“一条龙”服务。正在住院治疗眼病的空军某部下士沈希省对记者说:“检查零审批、用药零自费、住院零待床,军人在这里就医不仅享受好的技术、好的药品,更享受好的服务保障。”
一位边防连长患尿毒症住院,该院为他做了两次换肾手术,仅去年就花费了20多万元;去年某边防团战士陈进召突发热射病昏厥,医院协调军区派遣直升机接回医院抢救,一周时间就花了30多万元。医院领导说:落实“为兵服务无价”这一承诺,关键是要使其成为医务人员自觉遵守的“铁规矩”。他们坚持做到:接诊部队伤病员必须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资历,疑难病例由知名专家会诊;最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PET-CT、托姆刀等高端医疗设备优先向军人开放,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等先进技术成果首先满足为兵服务需求。
医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为兵服务的措施:通过提高奖励标准,从制度上和机制上调动医护人员为兵服务的积极性。同时,他们还投巨资建成远程医疗系统,终端覆盖全区10多家部队中心医院和所有边海防部队基层卫生队,官兵可按需向医院申请预约名专家进行视频会诊。记者看到,该院开办的“军人之家”生活文化设施一流,食宿免费,还为患病军人代买车票、义务接送站。
近年来,上级机关对该院为兵服务情况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官兵满意率达到96%。院长孟威宏告诉记者:医院越是发展,越要牢记为兵服务的本分,确保医院发展“水涨”,为兵服务“船高”。近几年来,医院收入年均增幅达20%,但他们投入的为兵服务补贴连年递增30%,去年超过了6000万元。
编后
发展与服务“两手硬”
医院发展了,为兵服务怎么办?沈阳军区总医院坚持为部队官兵提供好的技术、好的药品、好的服务保障,确保医院发展“水涨”、为兵服务“船高”的经验与做法值得借鉴。
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又好又快的发展,医院就没有为官兵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的物质基础。对军队医院来说,必须牢记为兵服务同样是硬道理,始终坚持让医院发展的成果首先惠及部队官兵,使官兵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为兵服务是军队医院不变的使命和职责;无论今天还是明天,医院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履行这一使命和职责。医院发展诚可贵,为兵服务价更高。把医院发展的成果转化成为兵服务的成果,就要像沈阳军区总医院那样伴随医院发展的步伐,不断把为兵服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坚持发展与服务“两手硬”,才能有力推进医院建设科学发展,为部队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