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梅(中)正在指导科研工作。黄显斌摄 ■本报记者 王璐 通讯员 王义军 韩晓东 闫明升 她扎根于传染病防治一线63年,准确诊断并成功救治了数十万传染性疾病患者;她先后领衔研制十余种肝病治疗新药,创造了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由85%以上降至38%的奇迹;她获得国家、军队等各类科技奖励23项,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她就是我国著名传染病防治专家、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 使慢重肝炎病死率降低47个百分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比较多。如何筛选出最佳药物,提高乙脑治疗效果和速度,成为当时的临床难题之一。 于是,陈菊梅决定组建实验室,对临床常用的28种乙脑用药进行动物实验。 当时,早期实验是在病毒研究所的厕所里完成的。后来,陈菊梅把会议室改成实验室,并向院里申请,充实了一批实验人员。这样,全军第一个临床乙脑实验室诞生。两年后,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出现,包括两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七五”期间,我国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死率超过85%。国家把降低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这一重大课题交给了302医院,但没人敢接下这个难题。 “我来吧!”陈菊梅当即表态。从基础做起,她在国内首先提出各型重型肝炎三级临床诊断标准和临床分期标准。这些标准于1995年被纳入《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沿用至今。 随后,陈菊梅又率先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重肝病的新模式,确立了早期诊断、中西医辨证施治、用药加减和及时处理等方法体系,并形成了一套中西医结合诊治的方案。 4年后,全国同行见证了陈菊梅创造的奇迹:我国慢重肝病患者病死率由过去的85%以上降到38%,整整降低了47个百分点。 63载创新为临床 1963年的一天,一对夫妇一见陈菊梅就跪倒在地。他们26岁的儿子身体呈反弓形并昏迷,已被三家大医院判了“死刑”。 陈菊梅观察后断定其是“乙型脑炎后遗症”。经整夜思考,她从神经鞘损伤原理出发,为病人定期注入适量的地塞米松等药物。一个月后,小伙子僵硬的肢体开始松软,四个月后竟重返讲台。 这就是陈菊梅在国内首创的“鞘内注射法”,目前仍是治疗发病6个月以内乙型脑炎后遗症的最有效方法。 上世纪70年代时,陈菊梅苦苦找寻有效的乙肝降酶药物。 一天,一位先后七次住院的老人引起了她的注意。通过询问,陈菊梅获悉,老人每次转氨酶波动时,都是靠安眠药入睡。 陈菊梅立刻意识到,安眠药中可能含有降酶成分。研究证实,在其中起到降酶作用的是五味子。 历时8年,陈菊梅首先发现并应用五味子成功降酶。在她主持下,研制成“肝得安”1号蜜丸至9号滴丸,并相继衍生出50多种国家级降酶药物,研制出十余种国家级传染病治疗新药。 然而,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陈菊梅先后患上扁桃体炎、肾小球肾炎。为安心搞研究,她先是摘掉了扁桃体,之后又割掉了阑尾。1972年,年仅47岁的她又拔掉了满口牙齿。家人很心疼她,她却说:“若能摘掉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摘掉我的全部器官也值得。” 做一棵遮风挡雨的大树 陈菊梅的爱才,是出了名的。 1996年,71岁的陈菊梅在上海开会时发现了年轻的病理专家赵景民。她立即向院党委汇报,五赴上海,最终促成赵景民来到302医院病理科担任主任。 后来,陈菊梅把中国肝病分布规律研究这一重大课题的思路全部提供给赵景民,并帮他采集医院28年来积累的近3万例大样本肝穿和血清标本。 2009年7月,我国第一个肝脏疾病谱诞生。在该成果申报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时,陈菊梅却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名字勾掉了。她说:“机会要留给年轻人。”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2000年,该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开始研究肝病细胞时,陈菊梅第一个建议成立细胞治疗门诊。 2005年,陈菊梅又建议他成立生物治疗研究中心,该中心后来成了全军重点学科。 在陈菊梅手把手的帮带下,2011年,王福生课题组的“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据统计,陈菊梅担任专家组组长29年来,负责把关定向的科研课题中,有近百项获国家、军队重大科技成果奖,带教出传染病防治骨干近千名,扶植百余位包括“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等在内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