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房时,看到患者的笑脸是袁贤瑞最感开心的事情
健康报网讯(颜秋雨 倪丹 罗闻)在卫生部2011年度医疗质量大检查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35病室竟然没有一例死亡病例。在风险极高的颅底外科,全年开展手术近千例,零死亡率的“神话”是怎样实现的?近日,记者走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袁贤瑞,试图破解谜底。
■不把病人当回事的人,不能做神经外科医生
对袁贤瑞来说,选择神经外科纯属偶然。1975年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到湘雅医院的袁贤瑞被告知“下基层锻炼”。在南县血防医疗队,带教老师和资深护士悄悄叮嘱他:“以后千万别干神经外科,那里死人最多、干活最累。”
岂料事与愿违。1977年从基层锻炼回来,袁贤瑞就被随机分到神经外科。这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闹了半年情绪”。那时,他经常值夜班,病房、门诊一起看,神内、神外一起管。他戏称自己“就像兔子一样上蹿下跳”。
过去做颅底肿瘤手术没有显微镜,死亡率很高。有次,袁贤瑞看到上级医师用器械夹到一个肿瘤,恰好肿瘤上包着一根血管,一扯血管就破了,血往外喷射,挤压脑组织,脑组织瞬间就像吹气球一样开了花。医生用手指把出血点压住,术后几小时,病人还是死亡。看到这情景,他难受极了。
那时,一位分配在肿瘤科的同学提出和袁贤瑞对换科室。袁贤瑞欣喜若狂地找到启蒙老师陆雪芬教授。陆教授和当时的科主任王茂山教授都找他谈心,问他为什么不愿干神经外科。袁贤瑞说看到病人死亡,心里难受。“就是看到病人死了很难受的人,才能搞神经外科。不把病人当回事的人,不能做神经外科医生。”王茂山动员他观摩几台自己主刀的开颅手术。一位脑膜瘤患者进手术室时失语、偏瘫,经过一个漂亮的手术,病人自己走出了医院。这让袁贤瑞开始觉得神经外科也不错,虽然死亡率高,但值得去努力。
■创造颅底中央区脑膜瘤切除奇迹
袁贤瑞从此安下心来,一干就是35年。1987年,他被导师曹美鸿教授派往武汉协和医院学习显微技术。这成为他从医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碑”。那年,他成功开展了第一台显微镜下脑肿瘤手术,此后便将显微技术处理神经外科疾病作为主攻方向。
两年后,开始担任《国外医学神经外科杂志》编辑的袁贤瑞,接触到不少关于颅底外科的文章,如获至宝。在医院显微镜设备落后、器械差的条件下,他完成了34例高难度颅底脑膜瘤显微手术,无一例死亡,全切率达到79.4%,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颅底中央区脑膜瘤切除率这么高且无一例死亡,在当时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的。“袁贤瑞做的病例令人鼓舞。”给他评语的是武汉协和医院的朱贤立教授——那时,他是被称为全球神经外科“世纪巨人”的国际显微外科大师YASAGI教授在中国唯一的弟子。
2011年,在湘雅医院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学术研讨会上,袁贤瑞将个人25年的显微颅底外科手术的系列研究成果与全国同行分享。这25年里,他施行神经外科肿瘤显微切除手术超过5000例,其中颅底肿瘤手术近2000例,均为颅底脑膜瘤、神经鞘瘤、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四种颅底外科领域难度最大、风险最高、操作最为复杂的手术,治疗水平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周良辅教授禁不住对他伸出了大拇指:“了不起!”
如今,袁贤瑞带领的团队已形成了颅底肿瘤、神经肿瘤的综合治疗、脑血管病、儿童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和功能神经外科等7个成熟的亚专业学科和研究方向,整体学术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让病人活着,而且还要好好地活
在袁贤瑞的电脑里,珍藏着一组特殊的照片。那是一张张听神经瘤病人术后的笑脸,真诚而灿烂。
关注听神经瘤始于2001年。临床上,袁贤瑞常遇到因此病而面瘫的病人。“一位小学教师,20多岁,还没结婚,手术后口眼歪斜。他找不到老婆,工作都可能保不住。面瘫的病人很痛苦,生不如死。”袁贤瑞说。
听神经瘤占到神经外科肿瘤的10%,袁贤瑞决心攻下这个难关。切除大型的听神经瘤,不仅要保护面神经还要保留听力,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国外的资料显示也是如此。“迄今为止,我们做了374例听神经瘤手术,90%都是3厘米以上的大型和巨大型瘤子。”在袁贤瑞的病人中,肿瘤全切除率达96%,面神经完整保留的97%,三成以上的病人保留了听力,死亡率仅0.8%。“结果这么好,让人难以置信。但证据又这么充足,我不得不相信。”2010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业内权威如是说。
在袁贤瑞看来,让病人活着,而且要好好地活着,是他执著的信念。每次随访,袁贤瑞都爱将病人的笑容拍下来。他还很想利用假期去外地,把来不及随访的病人的笑脸都拍下来。“那是发自内心的笑,对医生而言,就是最好的奖励。”袁贤瑞说。
这种“奖励”,也让袁贤瑞和病人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家住湖南安化大山的谭美华患脑膜瘤,因家境贫寒,病情一拖再拖。到医院时,她已双目失明,神志模糊。为了治病,丈夫变卖了家中唯一的旧房子。袁贤瑞沉默了:手术可以延续病人的生命,但等待她全家的却是无家可归和还不清的债。他召集科室人员捐款,并向医院申请减免费用。肿瘤全切手术非常成功。出院时,谭美华千恩万谢,“一辈子都感激他”。
袁贤瑞说:“如果只是为了名利,我不会冒险尝试。每次遇到困难,我总是在想,如果不努力帮患者一把,恐怕他的生命将毫无希望可言。”一位身患岩斜区脑膜瘤的年轻女孩,其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被肿瘤夹持,情况十分危急。在辗转多家医院后,女孩一家抱着最后的希望向袁贤瑞求助。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袁贤瑞成功帮助女孩完整地切除了肿瘤。
■对病人极度负责,才不会留下遗憾
袁贤瑞经常告诫学生,神经外科最需要的是严谨。大脑神经血管密布,稍有差池就会危及生命。首次手术也极其重要。如需再次手术,结构改变了,与周围脑组织和神经血管关系不清晰,难度骤增。“如果没把握,千万不要去动。对病人极度负责,才不会留下遗憾。”袁贤瑞说。
已是袁贤瑞“左膀右臂”的刘庆副教授津津乐道地向记者说起一段故事。原来,他们的师生缘始于健康报。1998年,刘庆在健康报上看到一则报道:一位被治愈的农村病人要感谢袁贤瑞,袁贤瑞说他也是农民的儿子,什么也不需要。“我觉得袁教授不分贫富贵贱,对病人一视同仁,值得敬佩,就考了他的研究生。”当时,袁贤瑞对他说:“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师可能需要10年,过程漫长而辛苦。”刘庆却义无反顾,后来又去美国深造,回来后开始在袁贤瑞指导下做手术,历时刚好10年。
“对老师来说,专业就是他最大的爱好。”袁贤瑞的博士冯程远说。袁贤瑞生活朴素,但他对电脑和相机要求很高。手提电脑内存空间要大,建了一个患者数据库,每位病人的基本资料、手术情况都详细记录。相机随身携带,遇到特殊病例都会拍下来。
在袁贤瑞的办公室,记者意外地发现了很多书法作品。这才得知,袁贤瑞喜欢练字,每天一小时。练书法的出发点,是源于多年前导师的一句话:“看一个外科医生的字,就能判断他手术做得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