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心脏康复领域的问题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重点。中国的心脏康复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20年的发展,依旧面临众多困难。相比心血管专科在中国的发展,心脏康复的发展却举步维艰。
曾有香港专家研究发现,大多数心血管病患者由于缺乏心脏康复治疗,尽管经过治疗病情得到缓解,但又延续患病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发病的危险因素根本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这些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差,精神心理问题严重,因此心血管病复发率高。该现象类似一个人买了汽车,但根本就没有买维修和保养服务一样。
国外一项对63个随机实验(累计纳入21295人)的meta分析中,心脏康复科可使心肌梗死率在12个月时减少17%,两年死亡率降低47%。另一项入选69万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研究中,其中12.2%的患者参加了心脏康复治疗。5年后接受和不接受心脏康复的患者死亡率分别是16.3%和24.6%。康复的作用等同于甚至超过药物和其他干预措施的作用。
由此,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临床指南将心脏康复列入1类推荐。美国三个学会(ACCF、 AHA 、AMA—PCPI)在2005年和2011年发布的冠心病医疗质量评估标准中,均建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过搭桥手术、冠脉介入治疗、心脏瓣膜手术、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参加康复治疗。
心脏康复已从最初的运动治疗扩展到包括患者评估、联合药物、运动、营养、精神心理和危险行为因素干预的综合二级预防策略,包括戒烟和体重管理等。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心脏康复计划是安全的。心脏康复过程中主要不良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或猝死,在监护下的训练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仅为1/6万~1/8万。
中国心脏康复发展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障碍是患者对心脏康复的态度,一旦充分理解和体会到心脏康复的益处,患者的依从性都较好。其次,康复有关的医疗费用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心脏康复能纳入医疗保险,更多的患者就能从心脏康复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