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尘肺“洗”彻底 才能有疗效

2018-12-13 19:21:12浏览:3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全肺大容量灌洗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全身麻醉状态下,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分别向双侧肺脏注入37.0℃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和

  全肺大容量灌洗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全身麻醉状态下,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分别向双侧肺脏注入37.0℃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和敏感抗生素等药物,将沉积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及肺间质内的粉尘、吞噬了粉尘的巨噬细胞及其所释放的致纤维化因子、黏稠的痰液和痰栓等有害物质清除体外,消除肺内炎症,遏制肺脏纤维化进展,保护肺脏通气和换气功能。近20年来,经过全国各省市多家医疗机构近两万例的临床治疗证明,该项技术是成熟的、有效的,目前正在进一步推广应用。

  临床实践证明,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如果能将肺内积存的粉尘等清洗得比较彻底,即洗得干净,患者预后较好,通气和换气功能都会有明显改善。患者呼吸顺畅,食欲增强,体力增加,各项生命和生活质量指标相对较好。但如果清洗不彻底,即最后一遍肺灌洗回收液仍浑浊而非清澈透明状态,则术后发生肺感染和病情加重的几率明显增高。可以说,“洗肺”不彻底,还不如不洗。

  肺灌洗液进入肺脏后,将肺内积存的粉尘等有害物质一遍一遍地、一层一层地从肺组织中清洗出来。如果洗得干净,肺脏纤维化过程会被有效遏制。如果清洗不彻底,则会把原来黏附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壁上的粉尘冲刷到肺泡和肺间质中去。这不仅“唤醒”了曾被黏液包裹的粉尘,使之有了重新启动纤维化程序的能力,而且病变进一步集中在肺泡和肺间质,使得这里成为炎症和纤维化的“重灾区”,使病情加重。

  笔者的体会:三期尘肺病患者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一侧肺脏的生理盐水灌洗液一般不得少于14000ml(28瓶)。分为14次先后灌洗,其中第3、6、9次灌洗末采用间歇正压给氧加负压吸引的方法,把灌洗液在肺内“搅”起来,再以负压吸出,可收到较理想的灌洗效果。

  如果患者肺内积存的粉尘较多,且多有黏液,则应该酌情增加灌洗液和灌洗次数,肺组织洗得越干净越好。台湾学者冯南雄提出“支气管—肺泡—肺间质灌洗”的概念,就是说要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内尚未被包裹的粉尘和有害物质尽可能地清洗出来。

  每次加入糜蛋白酶后,要将肺灌洗液静置若干分钟,以便稀释肺内黏稠的有害物质,方便引流。加入的抗生素应有针对性,如绿脓杆菌感染者应用头孢他啶等。如有细支气管痉挛,则可试着加入氨茶碱类药物,以解除平滑肌痉挛。同时还可辅以物理振荡等方法,使灌洗液灌入和引流顺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卵巢微刺激 辅助生育技术新趋势

上一篇:

单通道腹腔镜技术成新宠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