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要治病,还要疗心

2018-12-13 19:23:43浏览:8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近日,北京地坛医院骨科收了个王老爷子。他常年有病在身,患肝硬化、压缩性骨折等,只能蜷缩着走路、弓着身子睡觉,疼痛难忍

  近日,北京地坛医院骨科收了个王老爷子。他常年有病在身,患肝硬化、压缩性骨折等,只能蜷缩着走路、弓着身子睡觉,疼痛难忍,天天郁郁寡欢。他老伴患有乳腺癌。儿女要照顾未成年的孩子、生病的父母,还要上班,疲于奔波。这天,细心的病房主任张强发现,王老爷子手术当日正是他70岁的生日。利用两台手术的间歇,张强从手术室给护士长打了个电话:“你去定个蛋糕,等手术结束,我们一起给老先生过生日。”于是,一段有关患者在病房和医护人员一起过生日的佳话很快传开了。

  伴着生日歌,王老爷子哭了。术后第5天,他仍然沉浸在过生日的喜悦中。“我一个没钱没势的退休老工人,连看病的钱都是借来的。医护人员给我治好了病,还给我过生日。真是没想到!”

  平时,人们印象中的医生也许就像影视作品表现的那样:内科医生,白衣着身,坐在诊室的椅子上,大多板着脸,听诊器在病人胸前听一听,问上几句,就低头匆匆开出了处方;外科医生,多以无影灯下聚精会神、全力手术的形象出现。其实,这只是医生的一面。更多时候,他们既要看到病,更要关注人。

  著名小儿外科专家张金哲院士说:“医生是治人而不仅仅是治病。过去我们医学课程中有一门‘接待学’,讲的就是如何和病人交朋友。”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某医院的二层病房楼没有电梯,重病患者需要由家属、医护人员等人用担架抬上二层。对此,一位临床医生却说:“我们管病人的医生,一定不能在病人需要抬担架时去抬担架。”他的解释是:“那样,你会在病人面前没有任何威严,他会觉得医生和他没有距离。”一个要拉近医患距离,一个要疏远医患距离,从病人的心理感受来说,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王老爷子过完生日后,对医生更加尊重、更加钦佩,逢人就夸医生对他的那份心。“这70岁的生日我永生难忘,因为这是医生给我过的生日。他们不但看好了我的病,还医好了我的心。”显然,张强医生此举并没有让他失去威仪,反倒得到了病人更多的尊重。王老爷子说他还要将其他病友介绍给张强医生,因为“他比自己儿女想得还周到”。看来,是否被患者尊重,要看医生的医术、医德,更在乎医生的为人。

  “医学是博学的人道主义的学问。”我们呼唤更多的医生能关注病,更关注人。从细节入手,做患者的朋友,以真心换真心,医患之间必然和谐、友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有钱无钱,救命第一

上一篇:

金磊:在国际讲坛上发出中国医生的声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