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要不是你们早期发现我的病情,恐怕我不会捡回这条命了……”近日,驻榕某部战士刘盛在康复出院之际,心怀感恩地告别耳鼻喉科赵敏副主任,感激她通过蛛丝马迹发现自己早期肿瘤症状。
说起自己的治疗经过,刘盛向笔者介绍了与赵敏副主任两次结缘的经历。2009年3月,赵敏副主任跟随医疗队到基层部队巡诊,当时刘盛的父亲被确诊为鼻咽癌晚期,便趁机向赵副主任详细咨询了鼻咽癌的治疗事宜。2011年8月的一天,赵副主任在军人候诊大厅时,见刘盛向她微笑致意,猛然想起这名战士曾经向她做过咨询,便上前咨询了他的看病事宜,几番询问下来,赵副主任了解到刘盛吃辣椒后嗓子干、用力咳嗽有点血丝等症状后,立即警觉起来:那年他父亲患有鼻咽癌,如今他自己有鼻涕血丝,鼻咽癌有家族史,应该检查一下!
果不其然!经过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发现,刘盛拿到报告单,确诊为早期鼻咽癌。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一下子陷入绝望。为让刘盛早日走出癌症阴霾,赵副主任一边安排其住院治疗,一边积极帮助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刘盛住院之后,赵敏副主任、陈辉副主任、张贤博士反复讨论治疗方案,并与放疗科程惠华主任共同会诊,选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调强放疗技术;中医科杨家辉副主任医师,使用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中药处方减少放疗毒副反应;李颖护士长安排专门的责任护士,为其提供周到的护理计划、细致的健康教育……整个治疗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先后放疗31次,同步化疗3次,最终经过为期半年的精心治疗,复查肿瘤完全消失,刘盛顺利康复出院,重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连队。
赵敏副主任介绍说,偶然中往往孕育着必然,有时病人主诉一大堆,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暗藏玄机,有时病人无典型症状,却有蛛丝马迹可寻:父亲鼻咽癌——吃辣椒上火——咳嗽带血丝,喉镜检查——怀疑病变——病理活检。作为医生,要耐得住寂寞,“板凳莫怕十年冷”,厚积薄发才能练就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才能避免误诊漏诊。
宣传科 张文明 / 杨甫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