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扭转是指睾丸或精索发生扭转,可以导致睾丸急性缺血坏死。睾丸扭转从新生儿到77岁均有发病,但其发病的两个高峰是青春期和新生儿,30岁后罕见发病。儿童急性阴囊疼痛25%~35%由精索扭转引起,青春期急性阴囊疼痛50%~60%因睾丸扭转引起。
正常睾丸鞘膜覆盖在睾丸前表面,可延至附睾和精索,睾丸和附睾后外侧有一小部分直接附着于阴囊壁,无鞘膜,起固定作用。如鞘膜延至睾丸后方,包裹整个睾丸并延至精索上方,则睾丸在鞘膜内就可以自由旋转,形成“钟摆畸形”,这也是睾丸扭转的病因学基础。文献报道钟摆畸形发生率约为12%,且80%为双侧畸形。根据扭转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一、鞘膜外型。此型较少见,多见于新生儿或1岁以内婴幼儿,主要因睾丸到阴囊附着部分发育不全。此型甚至见于出生前,多在孕32周出现,出生时即存在扭转。二、鞘膜内型。此型占绝大多数(约90%),好发于青春期或青壮年。三、睾丸附件扭转。是因连结睾丸与附睾间的系膜异常松弛或较长,导致睾丸与附睾间易发生扭转。
睾丸扭转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性一侧阴囊内剧烈、持续性疼痛。平卧时疼痛加剧,左侧较右侧多见,常伴有恶心、呕吐。继之出现阴囊红肿,并逐渐加重。首选的辅助检查是多普勒超声,超声可以直接观察到患侧睾丸血流减少或消失、睾丸增大、阴囊内出现积液等,对睾丸扭转程度及分型也有很大帮助,亦可鉴别诊断缺血与炎症性病变。其对睾丸扭转诊断的敏感性达86%~98%,特异性达98.8%~100%,准确性约97%。
睾丸切除率与扭转后确诊的时间及进行手术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扭转后睾丸存活率:6小时约90%,12小时约50%,24小时则低于10%。从这点来说,抢救睾丸就是在跟时间赛跑。文献报道,睾丸扭转后睾丸的切除率高达75%~90%,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就诊不及时或诊断延误。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睾丸扭转发生,应立即行手术探查,治疗关键是尽快恢复睾丸血供以及判断扭转睾丸是否发生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