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篇
关键词:无血医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舒强:无血医学和无输血外科应是外科医疗的一大进步,这是基于宗教信仰、血液来源、血液费用、血源安全、储存血应用价值等方面的缘故。无血医学的研究将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小儿外科医生应更新输血观念,依据合理可行的输血指征操作。
关键词:超声微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魏光辉教授:睾丸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肿瘤,目前治疗上存在一些争议。我们团队利用超声联合载基因微泡能够抑制P-糖蛋白的功能,尝试应用超声微泡辅助睾丸肿瘤的化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王维林教授:目前,国内学者对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在肛门功能评分、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测、病理类型分析、有针对性生物反馈治疗、远期生活质量评估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评价治疗体系,2011年肛肠外科学组颁布的我国小儿便失禁诊治流程和生物反馈治疗方案应作为重要的诊疗指南。
关键词:胆道闭锁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郑珊教授:在胆道闭锁的研究中,病毒的致病机制和相关性以及免疫异常在发病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临床面临的挑战是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延误手术时机。根治性Kasai手术不一定预示着良好的预后,早发现、早治疗及术前术后合理治疗可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目前胆道闭锁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是早期手术、保肝利胆、抗病毒治疗、应用激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今后,国内同行应积极开展胆道闭锁病因学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水平,改进肝门空肠吻合技术,重视围术期处理。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北京儿童医院李晓峰教授: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各心脏病治疗中心收治病种日益复杂,年龄趋低,死亡率下降,这是心脏外科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众多新技术,如机器人心脏手术、体外膜肺氧合、心室辅助、宫内微创治疗、体外循环、重症监护等都推动了先心病临床治疗的发展,提升了临床疗效。
差距篇
关键词:医生短缺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儿童医院孙宁教授:我国小儿外科技术已经升级换代,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但目前专兼职儿外科医师远远不能满足4亿儿童的需求,培训体制尚不能适应临床对儿外科医师的需求,应加强小儿外科医师的社会化培训。另外,人文医学应是好医生的要素之一,医生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应受市场力量、社会压力和管理需要的影响。在临床上,小儿外科医生应重视病人的随访工作,关注疾病的预后。
关键词:儿童骨折
天津医院杨建平教授:目前儿童骨折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家长对复位要求日益强烈,患儿对早日返校上课心切,诊疗上存在过度关注开刀,忽略儿童骨折特点,以及诊断、牵引、复位、石膏治疗等基本手段,还有儿童骨折手术适应证把握不严等问题。临床不能简单套用成人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儿童的特点决定治疗方案。
关键词:睾丸扭转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施诚仁教授:新生儿是人群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外科早期干预治疗应考虑解剖和功能上的需要。以新生儿睾丸扭转为例,由于发病率低且缺乏前瞻性研究,在手术时机及手术必要性、对侧睾丸的处理等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学术分歧。因此临床医生务必要根据病情区别对待。
关键词:胎儿医学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夏慧敏教授:目前中国的妇女儿童医疗制度、儿童医院与妇产医院分离,都对临床开展孕期/产时治疗带来了一定阻碍。由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婴医院合并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胎儿医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包括产前咨询、胎儿外科手术(产时宫外治疗)等,使产前诊断、宫内干预、产后治疗密切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