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细节决定新生儿气管插管成败

2018-12-13 19:36:16浏览:95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新生儿气管插管技术是新生儿科医师必备的一项技能。随着基层医院新生儿科的不断增多,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新生儿气管插管技术是新生儿科医师必备的一项技能。随着基层医院新生儿科的不断增多,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由于经验欠缺或正规培训没跟上,在插管过程中出现插管失败、呼吸道损伤和后期并发症等问题。因此,强调熟练掌握这项技术很有必要。

  对于管径的选择及插管的深度,临床医生早已谙熟于心,但是还有些细节问题值得注意——

  1.插管时垫高患儿肩部,不要垫高患儿颈部,使其头部呈轻度后仰位,过度的后伸往往适得其反,使得声门难以暴露。

  2.喉镜上抬过程中要将叶片整体向镜柄方向移动,不要单纯上翘叶片前端,这样易造成患儿喉部损伤。

  3.对于声门紧闭的患儿,不要用插管前端硬性刺激喉口,易导致喉头水肿。应由助手对患儿进行适当的刺激,如弹足底、抚背等,待声门打开后再行插管。

  4.判断气管插管深度是否恰当,医生往往通过听诊双肺送气音来判断。临床上往往为图方便选择听诊前胸壁,其实听诊双侧腋下区更为准确,当然辅以胸片判断更有说服力。

  5.对于痰液较多或出血严重的患儿,常常难以辨别喉口的位置,而病情危急往往又不允许进行彻底的吸痰或吸血处理。此时可以仔细观察,喉口所在位置会有气泡冒出,对准气泡中央位置插入导管,成功率极高。

  6.很多医生觉得气管插管固定方向无所谓,只要固定牢固即可,其实不然。插管的前端一般为斜口断面,固定方向应与斜口方向一致,这样固定时插管斜断面才不会贴到气管壁上,而且送气均匀,不仅可以在较低吸氧浓度及峰压下保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还可以大大降低气胸发生率。

  7.对于需要长途转运并辅助通气的危重患儿,如果救护车没有车载呼吸机系统而需要气囊加压供氧,气管插管的口径要选择较正常计算值略细的插管。因为如果插管与喉口过紧结合,转运过程中汽车颠簸,极易造成患儿受力不均而发生气胸。

  8.对于体重较小的早产儿或足月小样儿,在进行辅助通气时,可将气管插管外露部分适当减短,减少死腔通气,疗效会更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寂寞中变得淡定 重复中体会乐趣

上一篇:

颅底外科 发展需要合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