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职业成就感从哪里找

2018-12-13 19:40:26浏览:100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我于199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现是一家县级市医院的心内科主任。作为这个级别医院的科主任,究竟在工作中能做些

  我于199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现是一家县级市医院的心内科主任。作为这个级别医院的科主任,究竟在工作中能做些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能为患者解决多少问题,是我这几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条件,我们依然可以做得风生水起

  尽管对基层医院的条件和医疗水平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毕业工作后,县医院的基础条件和想象中的差距大得让我一度心灰意冷。

  当时的心内科只有一台单导心电图机、一台心电监护仪,没有彩超,心肌酶谱只能化验AST、LDH和CK三项。医院当时有一台CT机,是购买其他医院淘汰下来的老CT,图像质量非常差。这样的条件能看什么病?我对前途充满了困惑。但不久我们科的老前辈就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一次我值夜班时,收了一名女患者。她3个月前曾发烧1个月,输注青霉素后发热缓解,停用了青霉素。但近日出现劳累后心悸气短,听诊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听诊区均可闻及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入院时白细胞1.8万。当时我下的初步诊断是:风湿热,风湿性心瓣膜病。第二天上午老主任查房,听诊完便冲我皱皱眉头,然后反复询问患者病史。当患者说她1个月前上臂出现了一些一过性红色皮疹时,老主任非常肯定地对我说:“她患的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马上行血培养检查,大剂量使用青霉素。”当时我和家属均将信将疑,后家属将患者送上级医院行心脏彩超检查,真的在主动脉瓣上发现了赘生物,而我们做的血培养也培养出了溶血性链球菌。

  类似事件还发生过几次。这些事给了我极大的触动。不依赖先进的设备仪器,仍然可以成为一名有作为的医生;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条件,如果有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和广博的学识,我们仍然可以做得风生水起。即使因条件和设备限制不能为一些疑难病患者做进一步诊治,我们至少也要为患者提供明确的建议:我们怀疑你患的是什么病,省内或国内哪家医院对你的病诊断有优势,或哪家医院有先进的治疗方法能提供更好的治疗。这样的建议有针对性,患者可以少走弯路。

  处在“三甲”与“社区”间的节点上,县级医院大有可为

  2002年我从北京学习1年回来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学到的先进技术理念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例如,当时已认识到肺动脉栓塞不是少见病了,但我院不但不能做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肺动脉造影,连那台老掉牙的CT机也不能给我们提供帮助。我和科里的同事认真学习,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率、血压、心电图、D二聚体和血气分析,诊断和排除了多名肺动脉栓塞患者。对高度怀疑有大块肺动脉栓塞的高危患者,我们在充分与家属沟通的情况下,也争分夺秒地为患者溶栓治疗,而不是一味依靠所谓金标准结果或将患者一转了之。在客观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我们要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现在我们医院的发展日新月异,条件明显改善,有了16排螺旋CT甚至还建立起了导管室,诊断像肺动脉栓塞这些疾病变得很容易了。但作为基层医院的医生,为患者做诊治依然要本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我们现在已经能为患者做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但我们绝不是有胸痛就做造影,有病变就放支架。

  我们是位于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之间的基层医院,处于承上启下这个节点上。如果我们做好了,对上级医院来说可以减轻他们的负荷;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我们因陋就简的工作思路和毫不逊色的技术能力对他们会有很大的帮助,也会减轻我们的负荷和社会医疗成本。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患者至上 医生基本职责所在

上一篇:

急诊是心梗救治规范化的关键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