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指病原体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引起的急性炎症,俗称感冒,是春夏季的常见疾病。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常分为以下三种:
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轻者常出现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及咽痛,伴有发热。婴幼儿局部症状不明显,但全身症状重,可骤起高热、咳嗽,伴呕吐、腹泻,甚者出现高热、惊厥和不同形态的皮疹。
疱疹性咽岬炎。患者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体检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处可见2mm~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成小溃疡,病程一周左右。
流感。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者易并发肺炎。
治疗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利巴韦林的剂型包括注射剂、片剂、口服液、气雾剂等。其中,气雾剂给药能使药物迅速到达作用部位,在咽岬部位形成较高药物浓度,从而避免了其在胃肠道的降解,可起到较好的抗病毒作用。此外,利巴韦林气雾剂用药剂量小,直接针对患病部位,与肌肉和静脉注射相比,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患者易于接受。早期局部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可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有利于病情的转归。
一般来说,患了一次上呼吸道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并不一定能对抗下一次由另一种病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且抗体维持时间不长。对于幼儿来说,其身处集体托幼机构,相互接触传染的机会较多,更易感染,因此预防非常重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应选择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如信韦林(利巴韦林气雾剂)。该药可快速杀灭感冒病毒,而且副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