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看病“大跃进”,医患何去何从

2018-12-13 19:41:38浏览:1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医生的职业特点注定他们就是刀尖上的舞者,稍有不慎就会遭受道德的批判、良心的谴责,甚至抱憾终生。所以,医生应常怀如临深

  医生的职业特点注定他们就是刀尖上的舞者,稍有不慎就会遭受道德的批判、良心的谴责,甚至抱憾终生。所以,医生应常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心,兢兢业业地善待每一位患者,不断修炼自己的“舞技”。但现实的医疗状况可能会迫使医生不得不“大跃进”,此时的医生到底该何去何从?

  最近,为给女儿调理脾胃,我们慕名到京城某中医院求诊。我凌晨5时起床去医院排队挂号,最后挂上了第20号。随即,我赶回家接孩子。估摸着时间,即使中医像西医那样赶任务,以确保每一位挂上号的病人都能看上病, 5分钟看一位病人,看到第20号也要100分钟。我算着在9时40分赶到医院即可。谁想到,当我们按这个时间赶到门诊时,已经叫到了第29位。再一打听,这位中医专家一上午的号已经挂了60多个。面对这样的压力,不“大跃进”式看病,他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

  看完病后,女儿很不爽,我更不爽。我估计这一上午,真正能满意的病人应该没有几个。俗语云:萝卜快了不洗泥。如此医疗,医疗质量何以保证?医患关系如何能不紧张?这种情况下带出来的医学生,日后还会与病人有情感交流吗?面对摩肩接踵的病人,医生难免在“大跃进”中透支着医疗质量,患者也难以体验到医生的仁爱精神。

  也许,医生和医院都应该思考:是坚守医疗质量至上,看一位病人满意一位病人,还是“大跃进”式地盲目赶任务,让所有病人都带着遗憾离去?众所周知,为追求优质医疗资源,患者纷纷涌向大城市的大医院,给医生造成了极大的诊疗压力。一方面是患者想要得到高质量诊疗的期待,一方面是完成大量门诊任务的压力。处在其间的医生往往穷于应付,左右为难。我们知道,医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眼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形下,医生必须做出选择: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医疗质量这个根本。唯有如此,医改才有前景,医务界才能赢得尊严。

  而作为公众或患者也要思考和选择。如果医院坚守医疗质量至上的原则,规定每位挂门诊普通号的初诊患者诊疗时间不能低于10分钟,专家号不能低于15分钟,特需门诊不能低于30分钟;同时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还有强制性的休息时间,例如10分钟,结果必然会导致一部分患者挂不上号,候诊时间也会相应延长,但医疗质量和就医满意度会明显提升。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宁愿多排一会儿队,也不愿意被快餐式的低质量医疗伤害。(作者单位: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破解胰腺癌无瘤生存难题

上一篇:

医用胶改良用法效果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