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从踩踏事故 谈校园安全

2018-12-06 15:45:00浏览:42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不久前,湖南湘乡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一名女学生在下楼梯的过程中突然摔倒,骤然引发拥挤踩踏,导致8

  不久前,湖南湘乡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一名女学生在下楼梯的过程中突然摔倒,骤然引发拥挤踩踏,导致8人罹难,26人受伤。

  近年来,各地校园踩踏事故时有发生,媒体报道的有重庆彭水县桑柘镇中心校踩踏事件、云南曲靖马龙县通泉小学踩踏事故、江西土塘中学踩踏事故……踩踏事故已然成为我们身边新的安全隐患。那么,为何校园踩踏事故一再发生?面对花蕊般生命的逝去,我们除了心痛以外,还应做些什么?

  两大因素集合导致踩踏

  伤害的发生通常是由多个危险因素集合在一起而引起的。伤害发生的众多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环境危险因素,即存在安全隐患的、缺乏安全保护措施的环境,如过于狭窄及照明设施不良的楼梯;另一类是行为危险因素,即不安全的行为与习惯,如一窝蜂地簇拥着下楼、逆人流而行等。当不良的行为因素与不安全的环境因素同时出现时,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育才中学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正是由于学生拥堵在过于狭窄的楼梯上,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因此,对中小学生伤害的预防应从两方面着手,社会、学校、家庭应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伤害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和隐患,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锻炼和娱乐的环境。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有责任对中小学生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培养和训练,使他们学会识别和远离危险的环境,杜绝不安全的行为与习惯,掌握躲避突如其来的危险和自我防护的基本技能。

  楼梯拐弯处应有老师负责疏导

  中小学生的伤害多数发生在校园和上学、放学途中,发生率居首位的伤害类型是跌伤,校园踩踏事故正是由于拥挤的人群中有人不慎跌倒而引起的。下面我们分别从环境和行为因素两个方面,谈谈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踩踏事故多发生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在拥挤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突然有人摔倒,后面的人继续往前走,就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踩踏现象。学校放学的过程中,学生集中走楼梯,一旦有个别学生发生意外情况,就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要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首先要从根本上消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避免拥堵现象和跌倒事件的发生。例如,学校楼梯的数量、宽度、位置和形式应满足使用要求,符合交通疏散和防火规范的规定;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良好的照明设备;楼梯的宽度不宜过窄,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超过150mm,不宜采用螺旋形和扇形踏步;楼梯扶手应定期维修加固;楼道、楼梯内须保持通畅,不宜堆放杂物;楼梯口应设置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的指示和警示标志。在学生上下课、集合、放学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学校可通过错班疏散的方式进行有序分流;各层楼梯的拐弯处应有值班老师负责疏导,避免可能发生的拥堵。学校还应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定期组织紧急处置的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上下楼梯都要靠右走

  从个人的行为因素来看,要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就应培养孩子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学会识别和远离危险的环境,养成文明安全的行为与习惯。主要的预防措施有:

  ●上下楼梯均靠右行走,相互礼让。

  ●不在楼梯上打闹、拥抢、恶作剧。

  ●遇到紧急事件时听从指挥、有序上下楼,以免造成拥堵。

  ●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和拥挤的人群中。

  ●发觉拥挤的人群朝自己行走的方向过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和奔跑,避免摔倒。

  ●应顺着人流走,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

  ●上下楼梯或台阶时,尽量抓住扶手或其他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移动。

  ●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如果鞋子被踩掉或鞋带松开,千万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当发现自己前面突然有人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若自己被人群挤倒,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校园安全,人人有责。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学生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让青少年能够健康安全地成长,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当心不合格瓷砖污染您的家

上一篇:

流产后应立即避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