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刘 洋□
近日,卫生部办公厅致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重申将蜂胶产品纳入保健食品管理,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生产经营。2009年7月8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蜂胶国家标准》。蜂胶产品为什么再次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蜂胶产品市场的现状到底怎么样?
据专家介绍,蜂胶是蜜蜂从胶源植物新生枝腋芽、花蕾、创伤处采集的树脂类物质,是一种安全、无毒、温和、有效的天然抗菌物质。近年来,蜂胶产品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年销售额已达30亿元左右。据一位蜂胶厂家代理人员介绍,蜂胶是蜂产品中利润最高的,纯利润达到70%,因而被业内人士称为“黄金蛋糕”。
蜂胶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目前市场上蜂胶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中国蜂协蜂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吕泽田高级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蜂产品协会于2008年10月收集了北京、上海、重庆、福建、浙江、辽宁、陕西、山东、江苏等地共39个品牌的蜂胶产品样品45个。调查结果发现,属于假冒伪劣的问题蜂胶产品有11个,占样品总数的24.4%。在这类产品中,有的使用的原料并不是蜂胶,而是用树胶掺入蜂胶或完全替代蜂胶,有的产品甚至用油脂类物质冒充蜂胶产品。另外,无进口保健食品批文的产品有10个,占样品总数的22.2%;国产无保健食品批文使用非食品物质的蜂胶产品有20个;无保健食品批文散装蜂胶产品有4个,占样品总数的8.9%。
吕泽田拿出3瓶包装上印有国家或卫生部审批的保健食品编号的蜂胶软胶囊。但剪开蜂胶的囊衣时记者发现,里面流出的是稀稀的淡黄色油脂类物质,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这里面有的只有一点点蜂胶,有的完全没有蜂胶。像这几种产品,老百姓食用后安全隐患非常大。”吕泽田说。
蜂胶市场问题不少
据了解,我国蜂胶原材料产量有限,每年产量为350吨左右,年产值约7000万元;提纯蜂胶产量不足200吨,产值近亿元。在正常情况下,年产销蜂胶制品约为600吨,销售总额应在18亿元左右。而目前蜂胶产品的实际销售总额在30亿元以上,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吕泽田说,2002年,卫生部将蜂胶列为保健食品原料。2005年,国家药典将蜂胶作为一味法定的中药进行管理。此后,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多次发文强调,蜂胶产品不得以普通食品生产经营。但是,市场上的蜂胶产品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蜂胶作为保健食品管理,但市场仍然有相当多没有保健食品批文的蜂胶产品销售。有的企业利用当地卫生部门核发的普通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蜂制品QS认证非法生产经营。二是无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手续的“进口蜂胶产品”或香港某公司和机构监制的蜂胶产品充斥市场。三是违规蜂胶产品广告屡禁不绝。
吕泽田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整个蜂胶市场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干扰。
蜂胶生产经营必须执行国标
据了解,针对蜂胶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蜂胶国家标准》于12月1日开始实施。
吕泽田说,随着蜂胶市场的发展变化,1992年,原商业部发布的蜂胶行业标准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现在的情况。此次发布的《蜂胶国家标准》是对1992年颁布的蜂胶行业标准的补充和深入。例如,按照1992年制定的蜂胶行业标准,蜂胶产品只要含有黄酮类物质,就是合格产品。这项规定无疑会使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差距过大,不能准确反映产品质量的优劣。
据吕泽田介绍,《蜂胶国家标准》适用于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的加工、贸易,规定了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的定义;规定了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感官要求和理化要求及试验方法;规定了蜂胶生产的特殊限制要求;提出了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真实性要求,规定非蜜蜂采集、经人工加工而成的任何树脂胶状物不应称之为蜂胶。
吕泽田强调,随着蜂胶国家标准的实施,蜂胶的质量有了感官和理性指标。蜂胶国家标准规定的乙醇提取物含量为:不小于65%的定为一级品,不小于55%定为二级品。该标准将促进蜂胶质量的提高。同时,蜂胶制品的生产经营和市场监管将有法可依。
吕泽田也提醒消费者,选购蜂胶不妨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看:认真查看产品批准文号。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外的任何机构都无权审批蜂胶保健食品。在蜂胶产品中,凡标注其他地方批准文号的,均为无效批准文号。不论是国产蜂胶产品,还是进口蜂胶产品,包装上必须标注有批准文号和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俗称“蓝帽子”。蜂胶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获得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该产品专项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
二选:消费者在选购蜂胶产品时,要根据自身体质的具体情况,选择标明具有相应保健功能的蜂胶产品。
三试:消费者在选购蜂胶产品时,可以要求售货员当面进行稀释冲饮试验。高品质的液体蜂胶产品,用温开水稀释冲饮时应具有蜂胶特有的清香气味,颜色金黄透亮,口感微苦、略涩,有微麻感和辛辣感。如有黑褐色漂浮物和沉淀物,是稳定性差、有效物质析出的表现;颜色晦暗混浊有异味,是超量使用乳化剂的表现;颜色浅淡,则是功效成分含量低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