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如何早诊

2018-12-13 19:45:43浏览:30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同构成糖尿病并发症三联征,严重影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同构成糖尿病并发症三联征,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对称性的疼痛和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疼痛呈针刺痛、烧灼痛成钻凿样疼痛。有的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夜间加重,白天或行走后可以减轻。感觉异常先于疼痛出现,常见的有麻木、蚁行、虫爬、发热、怕冷和触电样感觉,往往从四肢末端上行,呈对称性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可见痛觉过敏,甚至不能忍受盖被。有时则表现为痛觉减退或消失,对冷、热刺激均不敏感。另外本体感觉异常可导致患者步态不稳,从而易致跌倒和外伤,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足部溃疡、感染和截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时,其发生足部溃疡的危险性升高8~l8倍,截肢的危险性升高2~l5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发现有助于早期治疗、缓解症状。神经电生理检查是检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发现亚临床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有多种电生理异常表现。常用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包括:

  1.神经传导检测:临床应用最广, 可评估周围神经受损严重程度及受累神经分布情况,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

  主要异常包括SNAP、CMAP波幅减低,传导速度减慢。研究表明,神经传导的异常下肢重于上肢,远端重于近端,感觉神经纤维重于运动神经纤维。

  2.肌电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肌电图异常率较低,主要表现为纤颤电位与正锐波的发放。鉴于针极肌电图为有创检查,不建议常规肌电图检测,除非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明确和鉴别。

  3. F波、H反射:F波可反映神经全长,尤其是神经近端的功能状态,异常表现主要包括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有报道称F波潜伏期在轻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异常率高于其他各项电生理检测,是对常规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的有益补充, H反射对S1神经根及胫神经的功能评价有一定价值。

  临床上F波、H反射与神经传导检测相结合,可以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阳性率。

  4.皮肤交感神经反应(SSR):是一种反映交感神经节后无髓C类纤维功能状态的电生理方法。

  神经传导检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但其检测的是有髓大纤维的传导,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受累的多是无髓和有髓的小纤维和自主神经小纤维,SSR则可弥补这一缺陷。SSR方法简便、易操作、无损伤,结果与临床相关性较好,是检测糖尿病交感神经功能敏感的方法。

  5.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是近年来新兴的用于检测周围神经小纤维的电生理检测方法。它可激活较多数量的伤害性感受器,不会造成皮肤灼伤,疼痛刺激更接近人类自然感觉,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上肢、下肢远端刺激,记录的CHEP波形较对照组N波潜伏期延长、N-P波波幅减低,CHEP可敏感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小纤维神经损害。

  6.单纤维传导速度:可选择性地记录单个肌纤维的动作电位,反映单根运动纤维功能。可发现早期、轻度或者部分髓鞘损伤,可能在常规传导检测正常时发现运动神经传导的下降,从而提示早期运动神经病变。此方法尚处在研究阶段。

  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证据,有助于发现亚临床病变,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一次MDT的真实回放

上一篇:

脑外伤CT正常也别忽视复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