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一次MDT的真实回放

2018-12-13 19:45:45浏览:79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MDT通常是指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形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定期、定时、定址的会议,提出诊疗

  MDT通常是指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形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定期、定时、定址的会议,提出诊疗意见和临床治疗模式。

  结直肠癌的脏器转移,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往往以病人最先就诊的科室为主导,并进行各自擅长的治疗。外科往往会先切除可以切除的病灶,化疗科则尝试不同方案的药物治疗,放疗科则予以局部的放射照射,介入科则对转移脏器行介入治疗。临床多学科MDT模式,使结直肠癌转移的治疗得到了规范。

  

  患者情况:

  患者,女,39岁。因便血,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肿物,病理为:中分化腺癌。在外院行PET-CT检查发现:乙状结肠癌,肝多发转移,多发肺结节考虑转移。诊断为乙状结肠癌、肝转移、肺转移。患者于外院行化疗两个周期,第二周期化疗出现白细胞降低、食欲降低、乏力等症状。

  患者本人对疾病知情,并能配合治疗。但经过两次新辅助化疗后,复查影像学检查肝、肺病灶无明显变化。外院专家建议修改化疗方案继续行化疗。患者对治疗预期产生疑虑,想转中医药治疗。

  

  专家意见:

  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诊断科副主任谢晟:肺部结节影是否为转移灶并不能十分肯定,肝脏病变在化疗后有缩小趋势。

  306医院PET诊断中心主任张志锋:病人治疗前所行PET-CT显示,肝、肺病灶转移性比较明确。为更确切判断治疗后是否有效,有再次行PET-CT检查评价的必要。

  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程志强:目前患者经化疗有了一定疗效,应该继续。但患者目前对原化疗方案骨髓抑制反应较大,建议调整化疗方案,并可适度结合靶向治疗药物。

  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博士孟化:从影像学资料看,考虑原化疗方案有效,化疗的远期效应还未显现,应继续原方案化疗两个周期后再行复查。

  煤炭总医院介入科主任王成刚:对于肝脏多发病灶,可考虑肝脏超选择性血管介入治疗。对于肺部病灶,介入治疗没有好的疗效。

  中日友好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姚力:只要原发灶没发生梗阻就不应考虑手术,因为肝脏的转移灶是多发的,且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赞成更具针对性的肝脏及直肠原发灶的介入化疗,同时不能忽视对患者的心理治疗。

  

  会诊结果:

  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医师王继英:综合各方面专家意见,建议患者加强心理和中医药治疗。对原发病灶和肝脏转移灶采取介入治疗,有条件的可尝试进行免疫治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骨质疏松性骨折 需标本兼治

上一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如何早诊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