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环境恶劣,如何让毕业学员从内地到高原部队任职后能够尽快适应高原高寒低氧等环境条件执行保障任务?第三军医大学的做法是,突出模拟训练和实践教学环节,与高原基层部队共建合作育人网络,由此大大提高了高原卫勤保障人才的任职能力。日前,该校相关经验被总部推广,专门培养高原军医的高原军事医学系被表彰为“全军人才建设先进单位”。
据了解,第三军医大学拥有世界唯一的高原军事医学系,培养的高原军事医学专业学员毕业以后均分配到高原部队任职。
为了使该专业学员毕业后能够适应高原高寒缺氧特殊环境,有效履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该校通过不断加大高原环境模拟教学和高原现场教学力度等方式,构建起适合高原军医成长特点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模拟训练、高原现场教学、高原条件下医学综合卫勤演练“五位一体”特殊教育训练模式。
为此,该校建成了亚洲最大最先进、半小时就能模拟到达海拔5000米“高原”的高原环境模拟低压舱群,为定期组织高原军事医学专业学员到舱群内开展高原特殊环境展预适应训练提供了“全天候”的条件。
他们还通过每年组织一批该专业学员赴西藏军区总医院等高原医疗单位开展数月现场教学等形式,让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了解高原、适应高原、热爱高原。
为突出高原军事医学专业特色,他们注重从高原部队选调具有基层卫生经历干部担任教员,定期组织教员到高原基层卫生机构调研,确保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他们还先后与拉萨、日喀则、措那、格尔木、三十里营房、阿里和青藏线、川藏线、新藏线以及边防一线的基层部队进行合作,构建起“六点四线”立体式育人网络,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和内涵质量。学校近年培养了1000多名高原军事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及不同层次任职教育学员,部队总体满意率均在99%以上。
(刘胜江 赵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