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开启侧支循环 卒中救治新途径

2018-12-13 19:48:50浏览:62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侧支循环卒中研究新热点   由于脑梗死是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损伤,因此《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已明确指出恢复或

  侧支循环 卒中研究新热点

  由于脑梗死是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损伤,因此《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已明确指出恢复或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流灌注是整个治疗的重心。由此,在卒中救治中通过溶栓、介入治疗等开通栓塞血管一直是临床救治的主要方法。然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留给人们的救治时间窗非常窄,以1~3小时为最佳,原则上不应超过6小时,因而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于这些超过时间窗的卒中患者,可选择的治疗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抗凝药和降纤制剂等。随着科研的进步,近几年通过药物或手术,积极开放患者的脑侧支循环功能被认为是救治卒中患者颇具潜力的新手段。

  人脑由一套复杂的网状管道系统供应血液,这些管道虽然互相沟通,可也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当一根主要血管因为血栓形成或者栓塞时,它供应的脑组织会立即处于“饥饿”状态。但由于这个复杂网络的存在,其他血管的血流支援可提供代偿,保护缺血脑组织不会一下子完全坏死,这就是侧支循环的作用。不过,随着细胞“饥饿”时间的延长,如果侧支循环不能完全代偿,脑细胞就会逐渐死去。由此帮助患者快速开放侧支循环成为国内外学者探索的重要方向。

  激肽原酶 卒中治疗新亮点

  激肽原酶-激肽系统(KKS)是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广泛存在于许多组织和器官中,发挥着生物学效应和介导细胞功能,如平滑肌收缩与舒张、血管舒张、提高血管渗透性、电解质与葡萄糖转运等。激肽在正常人体内含量甚微,但对维持人体正常血压和血流通畅起着重要作用。自1909年激肽原酶在人尿中首次被发现至今的100多年间,国际和国内的许多学者对激肽原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中激肽原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价值是近20年来国际激肽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发现激肽原酶对脑侧支循环的开放具有独特价值。

  研究发现,激肽原酶能够开通闭塞的小血管、促进血管新生,开启侧支循环改善缺血区血液灌注,减轻缺血区及远隔部位神经细胞损伤,促进内源性神经再生,诱导神经可塑性,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据一项针对466位发病48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可显著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降低致残率,减轻社会和患者家庭的负担。

  应用潜力 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尽管现有证据已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但仍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以逐步明确人尿激肽原酶的适用人群、应用时机、最佳剂量等,才能最终保证这类药物能够安全、规范地应用于卒中患者。

  总之,需要明确的是能够改善脑缺血区血流灌注的途径,除了已被公认的溶解血栓和改变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抗凝、降纤)之外,开启侧支循环也是非常有潜力的第三条途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更年期激素治疗增加患高血压风险

上一篇:

西京医院精心为高原手术战士实施后续治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