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老百姓的健康,我们倒成了“亚健康”
▲尽管没有证据说明中山大学附属某医院的情况不是个例,也没有检索到医务人员的癌症发病率比其他行业高的报道,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全国大多数大医院的医生,为了老百姓的健康,自己倒成了“亚健康”。名气越大、荣誉越多的医院,越是如此。医生“白加黑、五加二,随叫随到,干得比牛多”,这是被人山人海的病人所迫;“升主任、争博导,一个也不少,起得比鸡早”,这是同行竞争所赐;“做科研、干教学,没完没了,睡得比狗晚”,这是为医院各种硬性指标所害。所有这些,势必导致医务人员工作超负荷、劳动超强度,肩负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浙江 胡崇高
▲有一位医生朋友曾告诉我,他每天的门诊都有看不完的患者在排队,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一天下来,常常是口干舌燥,身心疲惫。我们还只是基层医院,那些大医院的医务人员更是辛苦,门诊、急诊、值夜班、下病房查房、连轴的手术,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啊。再加上当下医患关系紧张、工作竞争激烈,又造成了精神上的压力。——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张建利
当我们要病人注意饮食时,自己却饿着肚子
▲每位医务人员都知道健康最重要,也都知道怎样做才能保持健康,但往往是医务人员难有健康的体魄。为什么?当我们对病人说饮食要规律时,自己却饿着肚子;当我们告诉病人要放松心情时,自己却在担心医疗纠纷;当法定的节日大多数人出去旅游时,我们却必须坚守岗位加班抢救病人。我们医院心内科的医务人员90%有早搏,80%有胃病,60%有颈椎病;科主任大多是高血压患者;每年体检,总能发现几位年轻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我们医务人员为全社会的健康服务时,全社会是否也能来关心一下我们医务人员的健康呢?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医院 王雪仙
▲我在一个乡卫生院工作了10多年。这里医务人员紧缺,一共才15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医务人员晚上值班,不论是平安无事,还是整夜救治病人一夜没合眼,第二天都要继续全天上班。常年的吃苦耐劳和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让很多人的身体都出了问题。今年就查出患乙肝的3人、高血压3人、肺结核1人、癌症1人,患病比例高达50%。至于其他“小毛病”,根本就没有统计过。——广西 白衣文
▲俗话说,“医者难自医”。我们往往对病人的健康很上心,对自身健康却漠不关心。我们医院有一位内科主任医师,每年把离退休干部的体检事宜安排得有条有理,而他自己的几次健康体检都因公事而耽误了。后来,他被诊断为晚期胃癌,术后16个月就去世了。我认为,为改善医生的健康状况,医院必须加强对职工健康的管理。建议各医院设立预防保健科,为医院职工建立健康档案,由保健医生专人管理。
——上海新科医院 朱崇兵
社会文化对医务人员应当宽容一点
▲建议医务人员在紧张的工作过后,不妨做一下深呼吸,做一些合适的运动,按摩一些穴位,忙里偷闲和朋友聊聊天,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放松放松。有关利益和前途的问题尽量看开些。遇到身体不适时,同事之间互相照顾一下,换换班。该检查治疗的,一定不要拖,这样对自己、对家人、对医院都有好处。谁也呵护不了我们的健康,只有靠我们自己。
——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 李艳芬
▲当前社会上所有人遇到的问题,医务人员同样也会遇到,包括物价上涨、孩子上学、房子难买、竞争上岗、晋升等。我认为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人们都要摆正心态,学会沟通和求助。但要消减医务人员的压力,仅靠自身调节是不够的。整个社会、医疗行业以及医院都应该有所付出,形成良好的氛围,给医务人员减压,关键是社会文化对医务人员应当宽容一点。
——湖北省监利县第二人民医院 吴秋方
告读者:本栏目已在健康报网(www.jkb.com.cn)专设“医学人文热点话题讨论”专区,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登录该专栏查看每次话题讨论的全部来稿内容,并可以留言继续发表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