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和其他孩子不一样
1990年,巴多出生在甘孜州德格县一个普通的藏族家庭,家里有五个孩子,他排行老二。父母是地道的牧民,长年靠放牧和帮林场伐木勉强维持生计。
长到七八岁以后,家人发现巴多再也没有继续生长的迹象,并且经常口干、多尿,每天要喝大量的水。看着身边同龄孩子一个一个地长高,自己还是老样子,巴多很自卑,变得沉默寡言。
“他们家的人带他到我们那里的小医院看过,一直按着糖尿病在给他医,但是效果不好。”陪着巴多来渝治病的同乡大哥说,因为村子里只有他会点汉语,经常会陪着老乡来外地看病。
巴多上学以后,成绩一直不好,留了几个年级后,家里人索性放他在学校混时间。巴多舅舅在小学附近的寺庙出家,正好可以照顾他,上课就让他去听课,下课就回寺庙玩。
原来脑袋里长着肿瘤
一晃21年过去了,虽然巴多一直长不高,外表也永远是个几岁的小孩,但身体还算健康。直到一个月前,噩耗再次降临在这个不幸的孩子身上。
2011年4月9日,巴多突然告诉舅舅,他的眼睛有点花,20天后,就啥也看不见了。因为正在深山伐木,巴多父母只好拜托舅舅和同乡唯一会汉语的大哥赶紧送他到外地医院治疗。
5月2日,坐了两天两夜的汽车,巴多终于被送到院所眼科。头部CT却查出,巴多脑袋患上了罕见的巨大颅咽管瘤,当天转入神经外科。
“患儿头部长有3个颅咽管瘤,直径约为5厘米、3厘米、3厘米,且多方向生长,是罕见的巨大颅咽管瘤,因为早期未得到控制和治疗,压迫视觉神经束导致失明。”神经外科许民辉主任介绍说,巴多很小停止发育、轻微智障和口干尿频都是这些肿瘤引起的。
借用骨科工具取出肿瘤
鉴于巴多全身血液只有2升,而每天排尿达600毫升,身体十分虚弱,医院为他安排了经济适用的营养支持。一周之后,巴多体质达标,在他舅舅签字同意后,医院制定了慎密的手术方案。
5月11日8时45分,巴多被送入手术室。医院准备取右侧翼点入路取出肿瘤,其间却意外发现,因为病程过长,巴多脑中的3个肿瘤外壁增厚,钙化严重,像是3块灰白的石头。
在使用神经外科常用工具均无法击碎肿瘤外壁的情况下,手术医生紧急磋商,决定非常规调用骨科钢钳等碎骨工具,5个小时后,才逐一击碎取出肿瘤。
术后巴多体征稳定,随即转入病房,之后又挺过昏迷、高热、尿崩等危险期,保住了性命,但是视力恐怕再也不能恢复。
警惕颅咽管瘤的发病信号
据了解,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先天性肿瘤,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可导致脑积水、失明、智力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等系列问题。
许民辉主任提醒说,颅咽管瘤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多饮多尿、淡漠瞌睡或是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家长需要高度重视,尽快带他们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