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在保障不到位
▲有关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手术难的问题,让我想起了王晓方写的《外科医生》一书。书中的主人公—— 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在援非期间为艾滋病患者做手术时不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回国后,当鲜花、荣誉一起涌向他的时候,艾滋病病毒也开始在他体内肆虐。为了自己,更为了别人,他选择了辞职避世,静静地等待死神的来临。看完书我想,国家培养一名年轻有为的好医生多不容易,如果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外科医生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不知能解救多少生命。然而,由于职业防护不到位,造成的后果着实让人痛惜。作为医生,面对艾滋病患者,我们如何保护好自己,又如何让社会和公众正确地看待艾滋病,这需要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措施来保驾护航。
——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 于建江
▲事实上,这是一个管理难题。倘若普通综合医院收治艾滋病患者,势必给其他前来就医的患者带来顾虑,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医院不愿意看到的。而医生给艾滋病患者做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难处。毕竟,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对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医务人员进行赔偿、补偿或补助的法律规定。虽然进行手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很低,但风险毕竟存在。我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规定,明文要求符合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不得拒绝收治艾滋病患者,一旦违规,要追究相关单位及个人的责任。其次,进一步完善对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疾病的医务人员的保障机制,免除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 邵本刚
心病还需心药医
▲部分医院拒绝为艾滋病患者动手术,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医务人员担心自己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二是医院担心其他病人知道医院曾收治艾滋病患者而不敢来治病,导致病人减少,经济利益受损。其实,医务人员作为专业人士,应该明白尽管手术时艾滋病病毒可随血液进行传播,但只要做好相关防护,感染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作为健康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医务人员大可不必有“恐艾”的心病,而是要尊重艾滋病患者应有的就医权利。
——山东省昌乐县中医院 李正伟
▲医生不是神仙,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七情六欲”。面对艾滋病,医生也有一般人常有的恐惧。当然,这也说明对艾滋病的宣传还不很到位,部分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依然认识不清。第二,很多医疗单位(除传染病医院外)的医务人员还没有接受全面的有关接诊艾滋病患者的正规培训。很多时候,医生也有普通人的思维,怕影响家庭,影响自己的社会交往,甚至影响门诊量。再就是,现在有些医院确实不具备接收艾滋病患者的能力。
——河北清河坝营鼻病研究所 孙先绪
慎而不惧是关键
▲医务人员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这不是杞人忧天。根据国际权威认证,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含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注射、针灸、拔牙、美容等进入人体的器械等。既然手术,就会接触患者的血液,谁能保证手术中不会意外受伤而感染病毒?所以说, 顾虑是必要的,有助于预防,也有助于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更加谨慎、更加规范。希望社会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医德的层面,来指责医生这个高风险作业的群体。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郭 超
▲还记得不久前,某院为误食弯针的5岁女童做手术预备,提前检测了艾滋病抗体,受到媒体的广泛批评和网络围观,一度还成为过度检查的反面教材。固然,我们反对过度诊疗,反对诱导医疗需求。但大家都知道,艾滋病传染性强,治愈率低。在面临生存与死亡、健康与疾病、幸福与痛苦的考验时,任何人都会时时注意、处处小心。为此,医生再谨慎也不为过。但是,当一名确诊的艾滋病患者需要医生手术时,医生畏惧和逃避就不对了。做“范跑跑”式的医生,有违医生职业操守,有愧于医生称号,引起社会不满和媒体质疑是理所当然的。好在这样的医生毕竟是极个别的,我们绝大多数医生都有奉献精神。
——浙江生卫生厅 胡崇高
告读者:本栏目已在健康报网(www.jkb.com.cn)专设“医学人文热点话题讨论”专区,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登录该专栏查看每次话题讨论的全部来稿内容,并可以留言继续发表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