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膝关节假体 应依本土患者量体裁衣

2018-12-13 19:57:26浏览:25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起步稍晚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但发展很快,临床效果已得到认可。我国的TKA已广泛开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起步稍晚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但发展很快,临床效果已得到认可。我国的TKA已广泛开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初步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使用进口假体TKA手术量为31950例,使用国产假体为9050例,总数不及美国的1/10。2011年,二者的数据分别上升至39100例和14780例,增长近30%。

  目前,优良的膝关节假体10~15年的生存率能达到95%以上,但导致TKA手术失败的因素依然很多:聚乙烯垫片磨损、假体松动、膝关节不稳、假体周围感染、关节僵硬及对线不良。

  研究发现,即使没有这些导致手术失败的因素存在,仍有11%~25%的TKA术后患者表示不满意。这其中,对疼痛缓解的满意度仅为72%~86%,对功能恢复的满意度则只有70%~84%。造成这些不满的主要原因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是假体因素。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是通过模仿正常膝关节的运动学与生物力学不断演变与发展的,而膝关节的构造与功能又远比髋关节复杂得多,因此作为一种机械装置,它不可能完全复制出正常膝关节复杂的三维动态运动模式。其次,患者因素也不容忽视。年轻、活动量大、肥胖的患者,对TKA假体提出更高要求。患者期望值过高,患者对TKA术后参与多种运动的期望值变得越来越高,高屈曲假体、旋转平台假体、女性专用假体等设计均力求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但它们的临床效果并不优于传统假体。

  同时,我国目前使用的多为进口假体,其设计多基于欧美白种人膝关节解剖学数据,某些方面并不符合中国人膝关节的解剖特点;而国产假体也多为仿制进口,且假体种类及配套器械并不完善,无法完全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基于西方人解剖特点设计的膝关节假体可能会出现与国人不匹配的情况,假体的设计应满足国人的解剖特点与功能要求。

  就TKA技术发展趋势而言,假体材料改进和新型材料的应用是未来发展的另一个重点。加入维生素E的高交联聚乙烯磨损率显著降低,中期随访结果优良,但有关其强度降低等问题仍值得观察。全聚乙烯胫骨平台假体相比带金属衬垫的胫骨假体,能大大降低聚乙烯垫片与金属衬垫间的磨损,它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随着烧结多孔涂层金属假体、等离子喷涂假体等制造工艺的改进,生物型膝关节假体固定效果显示出了优势。此外,以聚醚醚酮为基质的人工膝关节假体也已进入设计定型和临床前期试验阶段。(孔令敏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411医院锻造卫勤保障“急先锋”

上一篇:

吴孟超:精神年轻人不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