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济南军区第107医院刘召红用爱心播洒一路阳光

2018-12-13 21:03:19浏览:71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编者按随着老干部普遍进入“两高期”,负责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医务人员任务更重了,压力更大了。为了保证老干部的健康长寿,这
      编者按 随着老干部普遍进入“两高期”,负责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医务人员任务更重了,压力更大了。为了保证老干部的健康长寿,这些战斗在老干部工作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这里刊登济南军区107医院高干科主任刘召红的事迹,以飨读者。

    50间病房,40多位平均年龄87岁的老年患者。病人不时地发生痴呆、猝死等危情……这里是济南军区第107医院高干科主任刘召红每天战斗的“战场”。

    3700多个日日夜夜,刘召红用满腔的爱书写了一位人民军医恪守使命的人生轨迹。前不久,济南军区一位领导同志遍访第107医院保障的18个干休所,听到一片赞扬之声。“要想夕阳红,就找刘召红”,成为老干部的共同心声。

    老干部的特殊经历,让她心生敬仰

    2002年,107医院最年轻的心脏病专家刘召红由心内科调入高干科。

    第一次走进病房,刘召红惊呆了。30多位病人一半瘫痪在床,平均每人患有5种疾病,有的因老年痴呆而时常狂喊怒骂,有的因备受病痛折磨而骨瘦如柴。

    还有比这更揪心的。一次,刘召红给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的病人检查身体,老人突然大喊“打鬼子,打鬼子”,伸手给了她一记重重的耳光。

    又一次,刘召红参与抢救一位老干部,老人突然呕吐,污物喷到她身上,满脸都是……

    想着来到高干科,自己常常一身汗水、两眼泪水、满腹苦水,刘召红心里很失落。

    然而时隔不久,一件小事令刘召红对这些病人有了不一样的情愫。新来的护士给一位老干部打针,连扎几次都没成功,急得直掉泪。老人却笑着鼓励她:“别紧张,我不疼,当年腿上挨了一枪,做手术时都没用麻药。”事后才知道,这位老人竟然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14岁就参加革命,先后8次负伤,至今还有弹片滞留体内。

    重新走近那位给她耳光的病人,刘召红发现这位老人是老八路,曾一人俘虏13个日本鬼子。

    刘召红的心也由惊悸转为痛楚:这是最值得尊敬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金戈铁马,血染沙场,而今他们却备受疾病折磨,急需救助与抚慰。

    从此,刘召红与老年病较上了劲,与老干部结下了缘。

    一天晚上,刘召红破天荒早早回了家,饭也不吃,全神贯注地对着电脑咿咿呀呀学唱信天游,丈夫黄开强被逗乐了:这演的是哪出戏啊!

    原来,老红军徐明贵患有老年痴呆症,最近病情加重,老人暴躁不安、不吃不喝,谁劝也不理,已经两天滴水未进。

    要想说服老人,必须让他从内心深处接纳你。刘召红得知老人是陕西人,平日里最爱听信天游。果然,“学成归来”的刘召红几首信天游就让老人安静了不少,并开始吃饭。

    让生者安康、逝者安详,这是刘召红对自己的要求。2010年底,莱阳某干休所93岁的离休干部李老病逝。擦拭身体、洗脸、刮胡子,刘召红仔细帮老人整理遗容。老人的左脚因动脉硬化闭塞溃烂,刘召红一点点帮他清创包扎,再为他穿好鞋袜。那天深夜,大雪纷飞,踩着半尺多深的雪,刘召红含着满眼热泪,跌跌撞撞把老人送到太平间。

    10年来,刘召红为300多名老干部送上最后一程,每个老人都是干净、体面地走向另一个世界。

    不断创造的生命奇迹,让她获得“健康守护神”的赞誉

    6月16日,某干休所老干部郝文富看到神九上天的消息,心情激动患猝死,生命垂危。

    刘召红迅速组织抢救,电除颤、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不停地心脏按压……两个小时后,患者心肺复苏成功。

    可困难还在后头,研究表明,猝死的老年病人容易患脑死亡。为帮助老人脑复苏,刘召红一直用冰帽帮老人头部降温,呼喊他的名字……

    抢救持续到次日上午10点,当刘召红小心翼翼地拔下老人的气管插管,趴在老人耳旁:“老爷子,你说我是谁啊?”

    “你是刘主任啊!”老人回答。

    那一刻,刘召红高兴得手舞足蹈。

    很快,老人病愈出院,刘召红再次创造了高龄老年猝死抢救不留后遗症的奇迹。

    3700多个日日夜夜,刘召红成功抢救危重病例3000人次。其中,心肺复苏成功典型病例达50人次。

    数字见证刘召红精湛的医术,也是她不断学习、提高本领的最好诠释。

    2010年6月,烟台某干休所老干部董老病重入院,冠心病病窦综合症让老人胸口像是压了座山,头晕胸闷、痛苦不堪。可他脑血栓后遗症导致血管畸形并伴有严重肺气肿,不宜进行心脏起搏器手术。

    这天,老人把一家老小全支出病房,拉着刘召红的手:“闺女,我知道你心眼好,大爷求你在药水里放点东西,别让我再遭罪了!”

    走出病房,刘召红泪流满面。是啊,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难过的!

    当晚,刘召红就打电话请教在大学读书时的导师、全军著名心脏病专家廖德宁教授;她还详细查阅国内外的成功病例,进行研究分析。

    经过精心准备,刘召红成功对董老进行了心脏起搏器手术,这也是该院首例脑血栓后遗症伴有严重肺气肿患者心脏起搏器手术。

    术后醒来的董老感觉胸口的大山没了,连声说好。

    “病在他们身上,疼在我心里,一想着如果自己的父亲也这样,心就像针扎似的疼。”如今,对治疗冠心病、肺气肿等常见老年疾病,刘召红都得心应手,她因此被誉为老干部的“健康守护神”。

    一心扑在老干部身上,她感到欠家人的太多了

    2008年11月24日,某干休所老干部张忠顺突发心脏病,急需做心脏起搏器手术。此时,刘召红接到家里电话:刚70出头的父亲也突发心脏病住院。

    是走是留?刘召红选择了后者。

    几天后,就在张老手术前,刘召红收到父亲病逝的噩耗。5分钟后,刘召红擦干眼泪走上手术台。

    手术很成功,可刘召红心如刀绞:自己是心脏病专家,竟很少回家看望身患心脏病的父亲。

    一天,一位老人突然大面积心肌梗塞,这已是老人第三次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持续了两天两夜,病情才得以控制。疲惫不堪的刘召红回到家,甩掉鞋子,连衣服也没脱,就一头倒在沙发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恍恍惚惚有只手在推她,刘召红睁开眼睛,看着9岁的女儿跪在沙发前,满脸通红:“妈妈,你醒醒,我的头好痛呀!”

    刘召红一下从沙发上坐了起来,摸着女儿滚烫的额头心疼不已:你怎么不叫我?

    “我叫你好几次了,你老是不醒……”女儿小声说。

    这些年,刘召红一心扑在工作上,她欠家人的太多了。女儿放暑假想去外婆家,刘召红抽不开身。9岁的小女孩背着小书包,一个人坐了8个小时的长途汽车。

    86岁的婆婆不慎骨折,卧病在床。刘召红叮嘱婆婆要上厕所就打电话给她。医院离家只有五分钟路程,可老人心疼儿媳妇,不想让她来回跑,白天坚持滴水不进。

    10年辛勤耕耘,10年丰硕成果。刘召红用爱心播洒一路阳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老干部工作者之歌。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肿瘤防治 规范+整合+转化

上一篇:

西京医院:8月龄女婴颈部巨大肿瘤成功摘除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