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慧宁
8月17日,“2012 年中国·国际第10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在京举行。在此次论坛上,武警总医院充分展示了十年来医学救援和科研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国内外会议代表及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高度赞扬。
大会由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卫生部应急办公室、医政司等单位予以指导,美国心脏协会(AHA)、世界灾害急救医学协会(WADEM)、洛杉矶大区急救总部(EMS)、美国匹兹堡大学等予以学术支持,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卫生部突发事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陇德到会致辞,卫生部应急办主任梁万年致辞并作了《国家卫生应急与医学救援》的报告。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徐卸古等出席了大会。40多位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和我国的救援医学专家作了主题报告。国内外近千名代表参加了论坛交流。我国灾害救援医学的开拓者、中国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后勤部副部长兼武警总医院院长郑静晨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并作了《灾害救援医学现状与展望》的报告;武警总医院梁立武副院长,医务部刘惠亮主任、彭碧波副主任,急救医学中心王立祥主任等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在本次论坛上,七篇44幅展板,300多张图片系统展示了我国灾害救援医学队伍、装备、实验室、基地和学术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折射出我国灾害救援医学现代化发展历程。10年来,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21次派出医疗队参与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圆满完成国内外多次重特大灾害救援任务。在郑静晨院士的带领下,灾害救援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一个系统工程,一项人道主义事业。郑静晨院长创下了灾害救援医学七个“第一”,填补了国内救援医学史上的空白,催生并推进了灾害救援医学的理论创新与学术发展,为我国灾害救援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为国内医学救援事业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灾害救援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和自然资源逐渐流逝,地震、洪涝、风暴等重大自然灾害频频来袭,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科学实施救援,是灾害救援医学现实首要任务。展望未来,灾害救援医学事业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深入探索,我们要不断普及科学施救技术,提高医疗救援成效,用科学拯救人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