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为战而研,为兵而医,为军而育

2018-12-13 21:05:04浏览:71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新华社西安11月2日电(胥金章、李昌务、苏玉军)作为我军唯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口腔医学高等院校,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新华社西安11月2日电(胥金章、李昌务、苏玉军)作为我军唯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口腔医学高等院校,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创新服务部队模式,通过自主创新,完成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龋病治疗新技术等11项重大成果,其中7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每年组织专科医疗队深入到一线部队、边防海岛为兵医疗服务,行程4万多公里,为11万名官兵进行口腔疾病诊治,培养各级口腔专业人才2100多名,被誉为“官兵口腔健康的守护神”。

一流的成果为战而研

“口腔病是部队的常见病、多发病。应激、高温、高寒、高辐射、高海拔等特殊环境条件下,口腔疾病发病率显著升高,可导致严重的非战斗减员,被列为世界军事医学的重点防治项目。”院长赵铱民说。

一切为了实战、一切为了官兵健康。医院围绕平战时口腔、颌面部疾病救治需求,突出自主创新,在口腔疾病防治的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申报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研究成果获中国口腔界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建7种自体移植修复新技术,完成了以世界首例“坑面女”“缺面男”手术为代表的2万余例颜面缺损畸形的救治,在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中成功救治大批伤员。

研发的高氧液,通过静脉输注或口服液体辅助供氧,开辟了人体供氧第二、第三条通道,将缺氧性疾病抢救时间明显延长,在全国4000余家医疗单位广泛应用,救治心脑缺血缺氧、失血性休克、大面积烧伤、急性高原病、缺氧病人500多万人次,有效率达92%以上,并能缓解部队高强度训练疲劳,缩短急进高原预适应时间。

研制出适用于战创伤救治、使用简便快捷的组织工程皮肤——“人造皮肤”,有效解决了现代战争对皮肤造成大面积创伤难以有效治疗的问题,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地位,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个正式获得临床生产批号的组织工程产品。

研发了第七种列装药品“唇炎膏”,大大降低了高原地区因气候和环境原因造成部队官兵的严重高原唇炎疾病。玉树地震后,医院为救灾部队送去的高原专用唇炎膏,为减少抗震救灾部队非战斗减员发挥了重要作用。

系列研究成果实现世界军事齿科领域的多项突破,确立了我军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军委总部提出的“中国军事口腔医学应该在世界军事口腔领域拥有话语权”的目标。2009年,赵铱民当选世界军事齿科学会主席,是这个组织成立106年来首位亚裔主席。2012年,赵铱民再次当选。

一流的技术为兵而医

“口腔流动诊疗车来了。”在海军某基地的操场上,随着一名战士的一声呐喊,官兵们在诊疗车旁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候专家为他们治疗口腔疾病。“每年派医疗队下基层为官兵开展口腔医疗服务,成了医院的一项传统。”医院政委王利民说,“医院把为军服务作为党委年度大项工作,做出专项预算,主动作为,每年确定一个服务重点,设计一个活动主题,承担起边远一线部队口腔医疗、保健、预防、宣教任务。”

2008年,医院组建口腔医疗队,深入汶川灾区,在余震中开展颌面外科手术近百台,救治伤员646名,诊疗官兵5600余人。“英雄排长”牛玉新在救灾中身负重伤,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口腔医疗队在野战条件下,实施口内路径固位和骨骼重建,使牛玉新相貌恢复如初,各种功能完全正常。

2009年,医院派出11名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进驻北京沙河阅兵村,历时6个月,为1693名受阅官兵进行了口腔诊疗,深受官兵欢迎;组织专家再次进藏,对护唇膏剂型改进提供研究数据,确保官兵用的安全舒适。

2010年,医院组织专家开展“秦岭行”,对后方战略基地7个仓库2000余名官兵进行口腔诊疗保健,派出专家参加“和平方舟医疗服务万里海疆行”活动,紧急向玉树救灾官兵配发5万支护唇膏。

2011年,医疗队行程5000余公里,为青藏线3000多名官兵诊治口腔疾病,为林芝边防官兵送去口腔防护便携包,调研一线官兵的口腔健康状况。

为了提升为军服务质量,医院率先在全国口腔医学界提出了“无痛治疗、无交叉感染、无近远期碍害”的口腔医疗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将牙齿嵌体修复技术、舌侧正畸矫治技术、颌面赝复技术、全瓷修复技术等最新专科特色技术应用于基层官兵。

一流的人才为军而育

“短短的一年代职锻炼,让我懂得了军人的使命和意义,也给我展示了一名军队医务工作者应有价值的机会”。今年,赴部队基层医院代职干部事迹报告会上,四名代职干部向全院人员汇报了在基层部队代职锻炼的收获和体会。

修复科医师吴江博士在新疆某部队医院代职期间,克服恶劣条件,开展治疗帮扶,并主动加入边防巡诊,两次登上帕米尔高原。

种植科谢超博士在四川乐山某师属医院代职期间,不仅进行口腔诊疗、帮带和健康宣教,还主动献策、亲身设计,与同事们筹建了当地第一个口腔健康保健中心。

急诊与综合临床科医师王疆博士在湖南怀化某部队医院代职期间,协助所在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医院规范化操作流程。参与部队医院组建了湘西地区规模最大、治疗水平最高、环境最好、设备最先进的口腔内专科中心。

“提高基层官兵的口腔健康水平,重要的是依托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一批能扎根基层、奉献官兵、技术过硬的口腔医学人才队伍,为基层部队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王利民说。

目前,医院共为全军输送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口腔医学人才上万名,全军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90%以上为医院毕业学员,他们已经成为基层部队口腔病防治的骨干力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人工癫痫再现病灶定位新手段

上一篇:

妇产科学 规范是金标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