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锻造现代卫勤保障急需人才

2018-12-13 21:05:08浏览:63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短短两个月来,四医大捷报频传,青年教师王亚云在与全国74所医药院校选手的角逐中,以专家评分第一名、学员评分第一名、总成绩第

短短两个月来,四医大捷报频传,青年教师王亚云在与全国74所医药院校选手的角逐中,以专家评分第一名、学员评分第一名、总成绩第一名荣膺全国医科院校教学比武特等奖,全军优秀文职人员王庆怡讲师凭借其充满激情的授课、扎实的业务功底脱颖而出,摘取全军院校外语教学比赛一等奖……

该校在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坚持“育精英、创精品”办学特色,狠抓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培养模式内涵式建设的8年间,先后获得以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代表的19项国家、军队教学成果奖,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教育教学井喷式发展、教学成果层出不穷。 

毕业答辩引发的思考

在一次毕业生答辩会上,四医大校长樊代明提问一名口腔医学专业学员“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救治措施”时,平时成绩优异的学员面露尴尬。

“那么,如果分到卫生队,战士们牙疼要找你,患有这方面疾病的也要找你,怎么办?”……一连串提问让这位学员无所适从。这件事让樊代明——这位有32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陷入沉思。

一场答辩引爆了四医大的教育教学改革。如何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羁绊,准确把握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的脉搏,锻造现代卫勤保障急需的综合素质?这一伴随军队卫勤事业发展出现的新课题,摆在了学校党委面前。

胸怀出斗志,眼界定前程。他们深入教学一线“把脉”,集聚全校之力“会诊”,走出校门“寻方”。对培养目标体系不适应军医岗位需求、课程体系不适应医生职业需求、教学手段不适应学员发展需求等矛盾问题清晰研判、对症下药。拓视野,启动精解名校计划,学习借鉴世界著名大学办学经验;抓重点,打破按学科设置课程的传统模式,整合建立“以人体器官、系统、疾病”为主线,军事医学和普通医学全程融合的整体化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盯弱项,实行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的“三早”训练计划;求创新,广泛应用基于病例病案的PBL教学法,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信息化、模拟化建设。

精品工程引来的震动

在精品讲座、精品课程、精优论文、精读名品等22项精品工程的助力推动下,四医大的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想精品、干精品、出精品,开展教学质量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形成以4名院士、14名长江学者、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领衔,军队院校育才奖 、全军优秀教师、精品课教员为基础的雄厚师资队伍。取得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1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和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一系列标志性教育改革成果。

在精品引擎的推动下,该校连续5年发表SCI论文数居全国医科院校首位,连续四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近三年,学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军队科研项目1200多人次,独立完成课外科研项目400余项,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SCI论文单篇因子最高超过6分;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全国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字建模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国家级奖励200多人次。

实践锤炼引起的变化

如何让学员放下纸笔,就能拿起手术刀?如何让浩如烟海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战场救治的卫勤能力?该校紧紧围绕军队使命任务提升学员培养质量,狠抓入学教学训练、延安实地教学、下部队当兵锻炼等“五大实践环节”,大力推行军医战救技能逐级合训机制,从新生入学开始,分5个阶梯培训各级卫生工作岗位战救技能,提高学员的岗位适应能力。正如该校政委戴旭光所说:“我们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卫勤保障力的提升展开,真正实现部队需要什么,课堂教学就向哪里延伸;卫勤保障需求什么,军事教学就向哪里拓展”。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西京医院放疗科采用放化疗新技术应对癌性食管瘘

上一篇:

人工癫痫再现病灶定位新手段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