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急性肝衰竭 救治理念获更新

2018-12-13 21:06:00浏览:3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我国是肝病大国,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有9300万,因而每年发展为急性肝衰竭的患者不在少数。另外,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我国是肝病大国,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有9300万,因而每年发展为急性肝衰竭的患者不在少数。另外,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药物等均可引起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的病情危重,救治十分困难,除肝移植外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如能准确预测急性肝衰竭的发生风险并进行超前干预,无疑会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新概念 急性肝衰竭前期

  在我国,80%的急性肝衰竭是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情急性加重所致,然而国内外尚无能预测肝衰竭发生风险的模型与定义。国外学者将病情突然加重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ALT≥10倍正常值上限和血清胆红素≥51μmol/L)定义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严重急性加重,并认为其存在发展为肝衰竭的风险。然而,严重急性加重的概念较模糊,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肝衰竭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有限。国外文献显示,严重急性加重者的肝衰竭发生率为7.8%~20%。

  我们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的资助下,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急性肝衰竭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急性肝衰竭前期”的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应用“急性肝衰竭前期”的概念能使70%的患者在发生急性肝衰竭前1周左右得到有效预测,为阻止急性肝衰竭的发生赢得了宝贵时间,从而有机会挽救众多患者的生命。

  新方法 用激素克制肝衰竭

  针对数十万慢性乙型肝炎严重急性加重与乙型肝炎相关的急性肝衰竭前期患者,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抗病毒等内科综合支持治疗方法,但都不能有效阻止患者的病情继续加重。其他方法,如人工肝治疗技术仍待完善,肝移植难以广泛推广。因此,需要探索能有效阻止急性肝衰竭发生的新方法。

  急性肝衰竭的发生与机体过强免疫与炎症反应有关。糖皮质激素能快速抑制过强的免疫与炎症反应,并能稳定肝细胞膜,阻止变性肝细胞坏死,因而对急性肝衰竭前期患者可能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不过,因担心中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导致病毒活跃复制、感染与出血等并发症,此前国内外学者不敢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加重的乙型肝炎与急性肝衰竭患者,当然也不能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疗程与时机。

  我们从2004年开始的研究发现,5天糖皮质激素治疗能阻止90%以上的乙型肝炎急性肝衰竭前期患者发展为急性肝衰竭,患者存活率达96.4%,大多数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在治疗5天后下降一半以上,患者的住院时间由原来的2~3个月缩短至1个月左右。由此可见,如能在急性肝衰竭前期进行积极干预和规范化治疗,无疑会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新模型 有效预测治疗效果

  在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同应答患者治疗前临床特征的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能有效预测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数学预测模型与规范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路线图,为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疗程与停药时机,提高治疗效果与降低并发症提供了科学依据。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全国首个神经疾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培训基地成立

上一篇:

西京医院志愿者服务队赴庆安集团开展视力保健知识讲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