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潮流可以变 传承不能变

2018-12-13 21:07:22浏览:15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记得今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是“生活时代”,提出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过去或未来,无论何时何地,而人类真、善、美的东

  记得今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是“生活时代”,提出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过去或未来,无论何时何地,而人类真、善、美的东西是永恒的。联系到临床诊疗规律也是这样,即实践和理论需相辅相成。

  当初做轮科医生时,有位中年男性以腹痛待查入院。当时询问病史发现病人有溃疡病史,腹痛与进食有关,腹痛先从右上腹转移到右下腹,右上腹压痛为著,考虑为胃十二指肠穿孔腹膜炎,但总住院医匆忙诊断为阑尾炎穿孔腹膜炎。结果按阑尾炎探查切口,发现病变源自上腹部,不得不向上延长切口,行十二指肠穿孔缝合。还有一位呼吸内科老师查房,理论条条是道,听诊却不能鉴别出肺湿啰音……上世纪50~60年代,泌尿外科前辈吴阶平、熊汝成等老一辈专家,他们深入临床一线,凭详细的问诊、查体,结合简单的膀胱镜检查、肾盂造影等就能确诊病因,极少误诊误治,这些靠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和临床实践经验。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医学迅速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诊疗手段日新月异,使医务人员的选择更广泛。但由于认知和理念方面的滞后,新技术掌握不够纯熟,加上循证发展滞后于临床,一些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不强,导致一些不良临床事件时有发生。

  正确的诊断治疗来自医疗实践,但并不排除理论知识的重要作用。只有实践没有理论,就像航海没有航海图;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就等于没去过大海。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缺一不可。在足够的理论指导下,通过深入认真询问病史,进行病情分析,结合理学检查,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先进设备进行检查,切忌拉大网过度检查,完全可以正确诊治疾病。

  有了高科技的参与,不等于一切临床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近年来,有些医生询问病史三言两语,会诊时病史叙述非常简单,外科医生使用听诊器者越来越少,甚至很少查体,长此以往,临床思维能力必将退化。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医疗科技可以越来越发达,但一切从临床实践出发的信条亘古不变,应一直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抓住眩晕鉴别诊断的“七寸”

上一篇:

应大力加强创伤和意外伤害的防控的力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