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患者讲了前段时间女儿生病的故事。女孩20多岁,不明原因发热,起初以为感冒了,没承想这一烧就是半个月,去诊所查不出问题,去医院也没找到答案,医生建议住院诊治。患者托人住进一家大医院的消化内科。常规筛查腹部彩超,发现腹腔盆腔积液,液深9厘米。本以为这下可以明确诊断了,但是医生说实际积液没有那么多,穿刺不容易,要等转到妇产科做腹腔镜检查。等了四五天,终于做了腹腔镜检查;又等了一周,病理结果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
在这期间,女孩身心备受煎熬,其母也终于熬不住急出了病。
可能这只是一次极普通的就医经历,却让作为医生的我颇为感慨。发热原因待查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最常见也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一般都要进行系统的辅助检查,每一种检查的阳性结果都对最终确诊至关重要。这个女孩能在刚入院时的常规腹部彩超就发现阳性结果,已经使诊断范围明显缩小了。但是,由发现腹水到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经历了如此长的时间,本可以做最基本的腹腔穿刺,却非要等腹腔镜检查,是否有杀鸡非用宰牛刀之嫌?
腹腔镜手术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对传统手术技术是一场革命。近年来,其应用的手术种类越来越多,已经深入医生的心坎。
但是对于这位患者来说,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做腹腔穿刺,第一时间鉴别渗出、漏出液,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会不会更快速、更简便地出来呢?患者也不必忍受长时间的痛苦煎熬。
腹腔穿刺与胸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一起被称为内科的四大穿刺,是内科最基本的穿刺,也是内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临床基本功。对于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在过去医疗并不发达的时代,我们利用基本检查,就能快速为患者作出诊断,在第一时间给予治疗。那时的医生需要严格执行望、触、叩、听来证实积液的存在;那时的医生需要一次次地为患者抽吸积液,为了尽量减少粘连的机会,每一次查房都要仔细望、触、叩、听;那时的医生对患者积液的细微变化了如指掌。那时的医生与患者距离多近啊,他们知道患者的每一点疼痛与不适,更知道自己的每一次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细微变化。
如今,先进的检查设备、诊疗手段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更多的检查技术却拉开了医生与患者的距离。常怀念在临床实习时,心内科专家会对实习生讲解每一种心脏杂音的不同,实习生也会反复听诊、反复揣摩,有时会为了对一位患者反复听诊而深感不安;而患者常乐于接受,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
那时的医生基础多么夯实! 如今CT、MRI、DSA等先进检查手段为医生解除了诊断过程中的种种疑问。试想一下,在不具备检查设备的情况下,过去的医生照样可以给患者治疗,今天的我们可以吗?没有任何辅助检查怎么诊断、怎么用药?这究竟是医学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时代在前进,技术在发展,拥有基本技能却是医生的本分。不管在何时、身居何处,我们都不该丢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