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提升治疗质量和完善治疗网络是开展腹透的基石

2018-12-13 21:10:28浏览:83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在国内外很有影响力,其腹透中心的规模也居于国内前列,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肾脏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在国内外很有影响力,其腹透中心的规模也居于国内前列,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刘志红教授。她认为提升腹透质量是开展腹膜透析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

  多种因素保障高质量腹透过程

  哪些因素可以确保高质量的腹透效果?刘志红院士认为,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培养,规范腹膜透析治疗操作是第一位的。从事肾内科腹透工作的医护人员不仅要技术过硬,同时还需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真诚热心地关爱病人。对于腹透患者,从医生给病人身体接入腹透管的那一刻起即意味着腹膜透析开始,之后的透析还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病人在之后的自我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能够及时、专业、负责地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解答,解决病人的燃眉之急。其次,应确保腹透产品的质量。透析液及其包装和配件、腹透导管等,都是保证腹透材料安全的核心。

  她提出,患者是否安全、有效地腹透,需要医院建立稳定、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腹膜透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患者相互配合。腹透患者无需长期住院,仅需要观察几天,没有并发症就可以回家自行治疗。因此医生要帮助患者理解治疗的原理,教会病人如何进行居家治疗,包括对患者的居家环境有一定的卫生要求等。同时大中心必须设立专门的医护咨询队伍,24小时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

  她说,要保证腹透质量,还要建立医护人员的激励机制。腹膜透析病人的管理和长期随访缺少相应的临床收费项目,采集病人的数据需要大量的人力、如录入数据并管理数据,包括指导建议和咨询等都不能收费,使医护人员医疗服务的价值无从体现。开展腹膜透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应该建立一项合理的收费单元。这样可以激励医护人员去更好地从事腹膜透析的工作,进而促进腹膜透析质量的提高。

  除了收费的问题之外,刘志红认为,还要夯实医疗保障体系。很多贫困的尿毒症患者因为付不起医疗费用,一天凑合用两袋透析液,而正常尿毒症患者需要一天保证4袋透析液,才可以保障透析的充分性。因此医保制度能否报销相关的费用至关重要,不应该让经济问题成为尿毒症患者延续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障碍。

  腹透对节省医疗经费具有现实意义

  刘志红院士认为,腹透是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透析方式,病人容易掌握。对保持残余肾功能有一定优势,要真正替代肾脏治疗要有腹透一体化的思维。腹透与血透相比,可以更好地延缓残余肾功能的下降速度,使血红蛋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低,预后较好;获得血源传播性病毒(HCV)感染的危险性较小;腹透比血透的治疗费用更低,同时个体化的腹膜透析可以更好地保存残余肾功能。她强调,医生护士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即腹膜透析不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而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法。

  她认为,从卫生经济学意义来看,腹透会节省我国相应的医疗费用,但针对我国特殊国情,如医疗资源血透中心分布极不均匀,很多患者住在偏僻山区,交通极为不方便,一个星期需要3次~4次赶到几公里之外的医疗机构去透析,况且我国部分县乡医疗机构未建立血透中心,因此推动腹透,让肾病患者居家治疗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尽快建立治疗规范和培训考核体系

  刘志红院士说,作为两届政协委员,今年听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建立尿毒症等八类大病保障,将尿毒症、肺癌等八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的消息后,她感到非常高兴,"国家在大方向上给予政策支持,我们医护人员就应该想如何利用这个条件,把这件事情做细、做好。"对此,她提出如下建议——

  建立全国性的治疗规范和培训考核体系  基层医生对疾病和透析治疗认识有限。我国大城市的腹透中心技术实力问题都不大,如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科多年来有专职的腹透医生和护士,有非常完善的数字化腹透管理系统,从病人的救治插管到后面的随访都全程跟踪,但再往下一级的市、县级医院,至少目前的条件和工作不尽如意。应该有不同层级的透析中心,一级腹透中心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建立规范化的培训,由他们来带动下一级的医院提高技术水平,提升腹透的质量,形成网络卫星中心去覆盖众多尿毒症患者。所以要开展建立全国性的治疗规范和培训考核体系,提高基层医生对疾病和透析治疗的认识。

  对腹透病人的管理应进一步规范  我国幅员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达10%,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1亿人,估算尿毒症患者有200万,而目前仅有30万病人能够接受透析治疗。血透和腹透比例为8:2,腹透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尿毒症的病人,早期做腹透对患者的肾脏保护效果明显。而患者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医生的培训教育不充分,这些因素会影响治疗效果。国家应尽快推出相应的规范管理办法。

  国家相关保障政策需要落实  她说,各地区的腹透开展情况相差很大,有的地区到现在还没有把腹膜透析归结为门诊慢病中,腹膜透析还得住院,影响正常腹膜透析的开展。尽管有的地方新农合补偿覆盖了腹透,但有的地区新农合的补偿比例过低,患者的自付比例太高,影响腹透的发展。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制定更细致的政策规定并组织监督机构全程实施督导,让好的政策尽快落实,让更多的病人得到应有的治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妊娠糖尿病别忽视尿微量蛋白

上一篇:

气管导管 能发光的更好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