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0岁,以“右尺骨中段骨折小夹板固定后1周”于门诊就诊。查患者右前臂无棉花或棉纸内衬,夹板直接固定在皮肤上,固定范围不够,所使用小夹板系桡骨远端小夹板,拍片复查显示骨折对位良好,重新更换前臂小夹板继续固定。
患者,男,48岁,以“左胫腓骨骨折小夹板固定后10天疼痛不适”于门诊复诊。查左小腿胫腓骨小夹板固定位置不对,医生误将内侧1块固定板放置于小腿后侧,因弧度与小腿不一致致使夹板边缘压迫跟腱皮肤,患者疼痛不适,拍片显示骨折轻度向外成角,手法纠正畸形后,重新调整小夹板位置,再次拍片,骨折力线正。
临床上用小夹板固定来治疗骨折,的确有一定的风险,如皮肤压疮、骨折再次移位、骨筋膜室综合征等,轻则造成患者痛苦,重则影响血液循环,造成肢体功能障碍。
随着切开内固定及微创接骨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在小夹板在综合医院骨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小,由于使用不多,一些医生因此也不太会正确使用小夹板。笔者认为,如选择小夹板治疗,首先要有适应证,固定要可靠、规范;其次要选对小夹板;第三不会固定也不要勉强,要虚心向上级医师请教。此外还要注意固定后的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