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鉴别肿瘤性质
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一种乳腺良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月经初潮前和绝经后女性少见。乳腺纤维腺瘤最为常见的就诊原因为患者自行发现乳房肿块。肿块大多发生于外上象限腺体丰富的区域,常呈单发,也可为双侧乳腺多发。质地常较韧,触诊时犹如触及鼻尖,肿块的边界清楚,活动性好,肿块的表面比较光滑。但若肿块生长在丰富的腺体中,体检中常可感觉肿块边界不甚清楚,较为固定;若肿块完全为腺体所覆盖,在体检中可仅仅感觉局部腺体增厚。形态大多为椭圆形或圆形,但也可出现分叶状或如葫芦样生长的肿瘤。分叶状或葫芦样的肿块在体检时可感觉肿块边界欠清,数个肿块之间并非独立,推动肿块之一常可引起其他肿块的共同移动,或者活动性较单个肿块下降。
在问诊和体检中须对肿块的良、恶性进行初步鉴别。典型的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并不难鉴别,此类实性肿块不随月经周期而改变,且肿块的生长速度较慢。但若肿块被腺体包裹,位置较深,患者同时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症时,常需要通过B超检查明确诊断。
中国女性更适合做乳腺B超
钼靶:在钼靶片上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密度较周围正常乳腺组织高,边界清楚光滑,可伴有粗颗粒的钙化,但一般不会出现细沙粒样钙化。
B超:在B超下,纤维腺瘤肿块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内部较均匀,有点状光点,可见侧方声影。
国外文献报道,单纯依靠临床检查诊断纤维腺瘤的准确率约为66%;临床检查结合钼靶检查,纤维腺瘤的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5%,特异性为51%。而对于致密腺体的乳腺,与钼靶检查相比,B超检查更具有优势。研究证实,乳腺钼靶摄片结合B超检查的敏感性(96%)比单用超声(81.7%)或者单用钼靶(75.8%)均高。
目前考虑到中国年轻女性乳腺比较小,且比较致密,乳腺纤维腺瘤的影像学检查多以B超检查为主。而对于年龄较高的,尤其是35岁以上,乳房腺体萎缩比较好的女性,钼靶与B超检查的联用可提高检出率,同时可以发现以微钙化为主的非常早期的癌——原位癌。
孕前应积极处理
具有典型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的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并不困难。在临床工作中,为避免对恶性肿瘤的漏诊,国外常采用乳腺肿块的三联检查: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若穿刺结果为正常乳腺组织或脂肪组织,应考虑诊断不明确,可再次进行穿刺,若仍不明确,须进一步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由于细针穿刺具有一定的漏诊率,可根据患者意愿进行随访,但必须告知患者须承担极小的延误诊断风险。如果在临床体检中怀疑肿块有恶性倾向,则宜尽早行手术切除活检。
乳腺纤维腺瘤主要依靠手术治疗,但需要注意手术的时机及方式。40岁以下的患者若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活检均提示良性肿瘤,为了保持其乳房的外形美观,一般建议以三联检查(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随访,但必须告知患者延误诊疗的可能性。
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可进行手术治疗:一、患者强烈要求手术,以明确病理性质,消除心中疑虑。二、肿块在某次随访过程中增大明显。三、未孕妇女计划怀孕,或妊娠时发现的肿块。妊娠与哺乳可能导致肿瘤生长甚至恶变,为避免妊娠期乳房肿块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建议手术治疗。四、患者有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临床需要明确病理性质的。五、应用改良三联检查计分法(MTTS)评分≥5分的患者。六、其他乳腺专科医师认为需要的情况。
对于35岁以上的患者,建议在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后及时行手术治疗,手术时应选择切除肿块周围部分腺体以预防复发。手术时应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决定不同的手术切口。乳晕附近的肿瘤可取环乳晕弧形切口,皮内缝合切口,伤口恢复后瘢痕不易察觉。乳房下部的肿块可沿乳房下缘行弧形切口,这样伤口更为隐蔽。
防特殊情况下的恶变
单纯的乳腺纤维腺瘤属于无非典型增生的增生性病变,一般认为其恶变概率极低。但需注意特殊情况:一、间质的纤维组织恶变,纤维腺瘤由腺体和纤维组织组成,间质的恶变称为叶状囊肉瘤。该恶性肿瘤在女性乳腺癌中占0.2%~1%,而纤维腺瘤是该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来源。二、当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症或者硬化性乳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以及一些上皮增生活跃甚至非典型增生时,其癌变的相对危险率可大大提高。
如果纤维腺瘤患者同时具有非典型性增生以及乳腺癌家族史,其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率可提高10倍之多。因此,对于未手术切除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仍需长期观察。对于肿块增大明显或较大肿块仍建议尽早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