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参加“万名医师支援农村”活动,被安排到秭归县医院重症医学科支援。由于该院ICU科主任临时调离,我在技术支援的同时,暂时兼任ICU科主任。
秭归县医院ICU已经成立三年,配有三名定科医生,病房设置了八张抢救床,虽然没有床边血液净化等高端设备,但血气分析仪、呼吸机、中心监护等基本设备是齐全的。国家近几年加大了贫困县的医疗投入力度,现在他们最缺的还是人才。
我在科室作了一些调整,将原有的值班医生查房制度更改为经管医生查房制度,并重申《危重症患者入科及病情变化与上级医师报告制度》、《2011年危重病患者转运指南》等。我向科室人员解释,系统化地管理病人更安全,更有利于医生经验的积累。每周三,我在科室开展业务学习及示范查房,尽我所能讲解重症医学专业知识,同时示范指导一些先进的临床技术。大家反映说,过去对重症医学的理解存在局限,往往习惯于只从呼吸角度考虑,觉得维持住呼吸是最重要的。没想到重症医学需要从机体系统整体去思考,还要做到器官与器官之间的相互协调。
另外,农村医疗设施不能仅局限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整体提升医疗设施水平。
目前宜昌市正在建设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作为宜昌地区最大的三甲医院要发挥龙头作用,医疗服务辐射周边地区。从重症医学专业角度出发,我设想我们能够建立一个重症医学网络平台,以市级医院为中心,通过网络与几个县级医院绑定,网络还可以继续延伸至乡卫生院,逐层绑定,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网络立体。比方说,一个县级医院收治了一名重症患者,可以通过网络求助上级医院,上级医院确定转诊方案的同时,通过视频实时监控患者情况,并对当地医生进行指导。然后迅速派出专家团队和一台配备有全麻手术功能的高档急救车。安全转运到达后直接进入急诊一站式服务,这样将会有效地提升基层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的能力。(付 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