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 飞)减肥手术方兴未艾,但是,手术指征有越放越宽的趋势,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在日前于广东省广州市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专家提醒,减肥手术有着严格的适用人群和技术要求。
此次会议专门设置了肥胖讨论专题。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邹大进在会上说,减肥手术包括胃束带术、胃切除术等减少食量的限制性术式,十二指肠转位术等吸收不良性术式以及联合术式,而通过手术改变消化系统会导致人体营养缺乏等健康风险明显增加,青少年、绝经后女性、胃溃疡患者等人群风险更高。减肥手术的长期疗效和远期不良反应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此,医生和患者选择减肥手术要慎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露露说,目前国际上多种指南把手术推荐为治疗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方式之一,但都有着严格的手术指征要求,比如BMI(体重指数)大于35等。近年来,国际上外科医生治疗肥胖、糖尿病的热潮方兴未艾,但真正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并不多,临床上对手术指征的把握尺度越放越宽,甚至有的患者BMI只有25也进行了手术。
专家同时强调,研究表明,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减肥都存在副作用、并发症等风险,而通过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应对肥胖的效果十分显著,“管住嘴、迈开腿”是最好的减肥方法,关键在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