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内分泌科医生不应只热衷于糖尿病

2018-12-13 21:25:30浏览:39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现象糖尿病患者“挤占”内分泌病房   最近几年如果你有空去三级医院内分泌科病房或门诊看看,就不难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

  现象 糖尿病患者“挤占”内分泌病房

  最近几年如果你有空去三级医院内分泌科病房或门诊看看,就不难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糖尿病患者已经成为内分泌科的主要就诊人群,而其他内分泌病患者显著减少,基层医院也在向此方面发展。这个现象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迅猛升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医疗体系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

  的确,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上升到2008年的9.7%。短短的20多年增加了15倍,糖尿病患病人数近1亿,另有约1.5亿糖耐量异常人群,这必然使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比例增加。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都涌到大医院,造成门诊患者太多,医生顾不上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即将病人收住院,造成慢性病住院养,住院期间也只进行简单的指导及教育。

  另外,我国现行医保报销政策也是大量糖尿病患者住院增多的重要因素。如医保规定,门诊报销封顶金额远低于住院,一些患多种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在门诊开药花费很容易超出封顶额度,故转而住院。

  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糖尿病患者人群庞大,大量有实力的药品企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糖尿病新药层出不穷。企业在发展、提供新型药物的同时,相关的商业及学术活动也明显增多,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大量临床医师自觉不自觉地变成了糖尿病专科医师。

  弊端 内分泌科医生诊治水平下滑

  内分泌科变成糖尿病科的现状,不利于医师培养。久而久之,内分泌科医生诊治其他内分泌疾病的能力会下降,最终影响内分泌代谢人才和学科的整体发展。

  实际上,除席罕氏综合征等与医疗条件相关的疾病有所减少外,其他内分泌疾病并没有减少,有些疾病反而有所增加。如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近年明显增高,在不少医院的门诊患者中,甲状腺疾病患者占50%左右。随着社会老龄化,骨质疏松的患病人数也在明显增多。但目前很多医院除诊治糖尿病的医师处于正常水平外,其他内分泌代谢病缺乏相对应的专业医生,导致诊治水平下滑和不规范情况较为严重。

  目前的这种状况也是对我们本来就有限的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使其他内分泌病患者不能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而且,由于国内大医院医生诊治病人的平均时间很短,无法开展健康教育,使得糖尿病治疗达标率较低,造成恶性循环。

  对策 把糖尿病患者还给社区医生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与其他多种慢性疾病一样,发病与不良生活方式明显相关。在疾病早期,治疗方式相对简单,而生活方式干预及教育甚为重要。而这些工作完全可以在社区及基层医院完成。

  为了解决当前内分泌科专业发展存在的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卫生主管部门重新考虑和规划内分泌科的人员构成,在一定级别的医院应设置糖尿病教育护士及营养咨询师。糖尿病病人管理、教育及生活方式指导等应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和营养咨询师或社区医院的医生来完成。

  其次,社区医生及糖尿病专科护士还应担负起对糖尿病易感人群的教育及生活指导等。只有社区医院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困难或发生并发症时,才应转上级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上级医院要担负起培养、指导、管理糖尿病护士及社区医生的职责。

  内分泌学科自身发展也应从整体考虑,在人员安排、科室规划上不能以经济利益驱动作为唯一因素,适当增加糖尿病专科人员,提高全科人员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是应该的,但全部人员或大部分人员都从事糖尿病的临床及研究,病房住院患者全部或大部分为糖尿病患者显然是不符合学科发展要求的。卫生主管部门也要尽快健全社区医疗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医生的业务素质,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可靠的医疗保证。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胆囊瘘术需探明瘘口位置

上一篇:

术中短时放疗 可代替术后长时放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