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换位体验患者的不易

2018-12-13 21:29:12浏览:64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日前因为小恙住院数日,我从一名医生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病人。卧床之际,体会良多。   当我穿着病号服出现在病房的时候,一些认
日前因为小恙住院数日,我从一名医生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病人。卧床之际,体会良多。

  当我穿着病号服出现在病房的时候,一些认识我的病友很是“诧异”:医生也会生病?当然,这是他们在开我的玩笑。从医20年,只要是能完成的手术,我每次都争取做到精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尽量服务好我的病人。自认为这么多年来做得还不错,但当我真正成为一个病人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还差得很远、很远。

  许多病人对自己的病不是很了解,于是就会有过多的焦虑、疑惑、猜测,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不要认为这些病人太麻烦了,而不愿意花费时间与其沟通。有些疾病虽然能够诊断得很清楚,但是治疗的过程中伴随着许多未知的风险,比如药物的副作用,有创检查操作,以及疗效的不确定性等,都会让病人很焦虑。

  虽然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都在极力解决病人看病难的问题,但是你到任何一家医院的门诊大厅去看看就会知道,看病仍然还是那么难。首先,你要拖着病痛的躯体去排队挂号,没有医学常识的人还搞不懂挂哪一科。而挂号仅仅只是挂号,并不能解决其他任何问题。等你挂好了号,也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你要找到就诊的诊室,在门外继续等候,等分诊护士叫你的名字时才可以进去看病。医生看过后,大都需要你去做一些检查,比如验血、拍片等,你只好再去排队缴费。缴好费再到验血、拍片的地方排队等候,还要等待结果出来后拿给医生看。医生给你开了处方,你要再去排队缴费,缴好费再去药房排队取药。这是绝大部分病人到医院看病的基本流程。

  2009年7月,北京市卫生局曾组织京城19家大医院的院长体验“当一天患者”,要求不准托关系,不能找熟人。结果是,迷宫一样的科室分布、不甚清晰的指示标识,让这些自认为对医院“门儿清”的院长们也犯懵。由于是在各医院间交叉体验,北京安贞医院的院长特意挑了家在全国大名鼎鼎的医院。让他郁闷的是,一大早就到了这家医院,转了半天愣是没找着挂号处。好不容易根据导医的指引在一个简易棚中找到了挂号处,还是被眼前人山人海的场景吓了一跳。他本想挂的内分泌科号早就没了,只好选择体验骨科。两个多小时的等待换来了六七分钟的问诊,而超声检查一下就预约到了一个星期之后。挂号难、候诊时间长、检查预约时间久、就诊时间短,是院长们体验后的普遍感受。看一次病至少要排4次队,挂号、检查、拿药得交3次费,前后没两三个小时还真下不来,可真正看病的时间只有大约10分钟左右。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在一家三甲专科医院就诊时掐表计时,从他排队挂号到离开医院共用了405分钟,真正看病不过20分钟,看病时间只占整个就诊过程的4.9%。

  再说说住院吧。医院病房的门基本上都是敞开的,即便是关上也不准落锁,不知道你在这样的房间里睡觉能否睡得踏实。病房的门基本上都是有透明玻璃的,以便护士巡房。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临床病人及家属的“监控”之下,隐私保护根本无从谈起。临床的病人可能呼噜打得很响,可能气味很重,可能探视的人很多,说话声音很大,这些你都得忍着。因为有些病人会大小便失禁,污染的软床垫不好清洗,于是大部分医院都选择比较硬的床垫用在病房。

  当然,以上很多情况并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这要感谢同仁们对我关爱有加,但我仍然能够体会病人的不易与艰辛。长期在临床摸爬滚打,很多问题我们都熟视无睹了。设身处地替病人想过之后,我决定对他们好一点,更好一点。(江苏 王秋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误吞枣核后胸痛要早就医

上一篇:

感冒后七成人不需要抗生素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