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学术规范现象频繁发生
学术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世界、追求真理的创造性活动。然而随着学术研究和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学术界违背学术规范的现象频频发生,如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篡改或拼凑研究数据,通过人情关系干预评奖、职称评定及课题申报等。除此之外相关产业也应运而生。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到2009年,论文买卖销售额近10亿元,规模膨胀5.5倍;现在我们在百度输入“代写论文”可检索到529万条结果;中国学术论文的发表量也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2011年,81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然而此前公众对这位实力派的“三无”教授(无博士学位、无海归背景、无中国两院院士桂冠)以及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青蒿素却一无所知。这不得不令我们重新审视现行的学术评价体制。
评价体制失去了应有的功能
学术评价,无非是针对学者、学术成果以及学术机构的评论、判断与鉴定。我国时下两种主流的学术评价制度是量化评价和同行评议制度。然而,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访谈了多位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编委,大家普遍认为,我国的学术评价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已逐渐丧失了发现、培育与导向功能。
以数量论英雄导致学术浮躁 学术成果的量化评价涉及对于研究成果或研究过程的几乎所有形式,如论文、著作、课题、奖励、均依级别、数量(文字数量、资助金额)排列位次,被赋予分值。只要发表的文章多,发表刊物档次高,申领的课题多,出版的著作多,就能获得更多的奖励和利益。论文数量已经像GDP增幅那样,成为我国学术评价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指标了,致使一些学者为获取名利而去搞“短平快”的项目,甚至不得不为考核而拼凑文章、弄虚作假。
这种数量化的评价体制虽能产生数量惊人的论文,缔造世界范围发表论文数量第一的盛景,但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能得到学术界同仁认可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却寥寥无几。这就是为何诺贝尔奖创立了100多年,却一直与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中国无缘。
量化导致学术腐败 量化的规则极大地强化了公关活动的价值。为早日申请到省级、国家级课题和论文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一些手中握有权力的部门和个人成为众多学者追逐笼络的对象。某些期刊甚至以向作者收取赞助费或提前发表费的形式刊发学术论文。这种氛围无疑使得青年学者无心学术,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如何“走捷径”上。
行政主导色彩浓厚 学术团队中,担任负责人的应该是有学术能力之人。而现实情况是,科研项目、学术课题组的负责人少有年轻人身影,大多是校长、院长等行政级别高的人。行政主导的学术评价表现为谁掌握着某种权力资源,谁就拥有评价的发言权,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学术成果的质量与水平不能被公平、公正地评价,这无疑挫伤了研究人员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阻碍了学术研究的正常发展。
学术成果外流 2000年以来中国学者的SCI论文增长308%,其中在中国SCI期刊发表的论文增长126%,在海外SCI期刊发表的论文增长434%;1999~2009年中国大陆作者的高影响力论文(被引用位列各学科的前1%)有4433篇,其中只有51篇(1.1%)在中国大陆期刊上发表。量化标准导致论文,特别是优秀论文大量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刊物上发表,而国内研究机构和学者如想利用这些资源反而要交高昂的费用。
呈现全民学术的态势 众所周知,教师首先应该教好书,医生首先是治好病。但如今受量化思想的影响,各个级别、各个行业都要求发表一定级别、一定数量的论著文字才能评优或晋升职称。而为了不落后于他人,或进行无意义的研究,或拼凑文章,这其中虚掷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耗费了多少财力和物力实在无法计算清楚。
须培育出真成果的制度环境
不过,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学术评价体制也是如此。仅就评级功能来说,其量化评估比那些按级别、论资历、凭印象的评选要公平得多,客观得多。在实行初期也曾正向激励了各行各业的学者积极从事学术活动。SCI指挥棒也使国外同行听到了中国学者的声音,促进了国际交流,并使得国内期刊增强了竞争意识。
然而,名目繁多的评比,将学者对学术的关注引向了对名利的追逐,长此以往,势必阻碍学术发展。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表示,学术评价不能简单采用像记工分那样的方法,而要以质量为准,要避免采用单一标准。卫生部部长陈竺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医学科研不应简单看论文数,而应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重大健康问题。
调研过程中很多学者提出如下建议:
1.减少学术评比,强化学术批评。评比要多做减法,该废止的坚决废止,还学术以本来面目,让学者从以“职称评定、成果评奖”为终极目标的狂躁中冷静下来,以彻底改善我们的学术环境,净化学术空气。
2.建立网络互动评价机制,使更多的人拥有发言权,使评价的结果更客观、公正。
3.实行“代表作”制度下的量化制。例如北京大学已开始试行量化与“代表作”制度相结合的办法,即对学者的评价不再以成果的形式和数量为主要依据,而主要依据其“代表作”。如果该论著是该学科领域里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则在一定的聘期内(如3年或5年)不再对该学者进行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以期实现同等条件下的最大公平与公正。
欲建立一个能有效促进学术繁荣的学术评价制度,应构造一种由学术界和广大学者来裁判学术成果价值的机制,以论文的水平评定刊物的级别,以论著的质量确定论著的意义,以课题目标的最终实现程度决定资助的多寡,从而为成果频出、人才辈出创造一个适宜的制度环境。
观点延伸
@云泉微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1)》发布,优秀论文近年来外流严重,科研评价机制亟待改善。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孕性”、吴文俊的“数学定理机器证明方法”、中国科学家关于“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这些曾经引发国际科技界广泛关注的学术成就,当年都首发在国内学术期刊上。
究其原因,评价体系是主因。花样翻新的评价办法,各类创新的头衔,一再减少的福利待遇,让科研人员疲于奔命,才能养活自己与团队。
@熊丙奇:我国的学术管理制度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大家都意识到必须改革,可改革却无从下手。学术界存在的一种普遍情绪是,等待自上而下的改革,同时将目前制度中的学者违背学术道德、操守的行为,归为制度性“受害者”。推进我国学术从行政管理走向学术自治,每个学者个体的努力极为重要。不管面临怎样的外在压力,应该坚持内心的选择。
@邹谋:缺乏“中国创造”的事实,呼唤多年的“产业转型”搞不动的事实,在中国是全局性问题,有多方面、深层次原因。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特别是畸形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基本根源。然而,科技人员自身是不是也应该反思,面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我们的研究是“生产力”吗?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功利与浮躁风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科研从起点开始就多以功利为目的。用经费到账、论文数量、排名次序和刊物等级等来应对考核验收、评定职称、职务晋升等。严重的名利导向使科研人员无法以探求真理的心态专注科研,只把找经费和发论文当成科研的全部目的,殊不知论文只是科研工作的副产品。
@Doctor_Lee2012:目前医院(包括对医师、研究生)的评价体系中,只有科研指标(SCI论文、国家课题等)最吃香,也最易统计,领导最喜欢拿来当政绩。医疗水平、医德医风、教书育人等都是软指标,不好评价。体系不变,难有合格医师。
知识链接
国外如何进行科研评价
国外的科研评价广泛采用“同行专家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入客观的量化评价指标,一般由第三方组成专门的评价机构进行评估,更多的是针对机构、学校的整体科研评估,而不是单纯针对学者个人进行科研评价。不同类别的学科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英国在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下专门成立了研究评估委员会,德国马普学会也有专门的战略规划部。由专门的评估机构研究开发评估体系,组织专家委员会,实施完成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评估。两个国家的科研评估指标体系,兼顾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结合。定量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员构成、科研经费投入、后备研究人员培养等方面。对研究成果的质量评估和研究环境的评估方面,则较多地选择了定性指标,特别是在对世界前沿科研成果的评价方面,国际同行的主观性评价成为对研究成果进行定性评估的主要依据。
加拿大和美国的评审体系分成两类:外部评审和内部评审,两类完全不同。外部评审主要看是否获得大奖、科研基金支持等。先由专家书面评议,再集中由评审委员会确定。
内部评审意指在本学院系的评审,重要的评审也需要有外部的评议信。除了看信以外,还要看他本身文章的贡献,或者是科研基金类型、数量,还有教学完成情况等。
国外认为SCI是一个非常粗的标准,不能成为评价(如判断博士能否毕业)的唯一标准。国内的问题是,每个行业真正的专家比较稀缺;大的评审项目,大家常知道评委是谁。解决办法是,请海外专家帮助评审,做好评委匿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