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陪朋友去看中医。坐诊的中医大夫有50来岁,听别人说他医术高明,名声在外。还是早上8时多,就已经有七八位病人在候诊了。
大约30分钟后,轮到我朋友就诊了。他进门向中医大夫诉说自己的不适:右侧腰痛有一月之久了,近几天还发现小腿有些肿胀……中医大夫一边听着,一边号脉。等号完脉,大夫头也没抬就开起了处方。我有些不解,便补充说病人腿肿是否应该先检查一下,待诊断明确或排除其他疾病后才好下药。大夫有些不耐烦了,说:“不需要了,这方面的药我都加着。”考虑到后面还有好些病人在候诊,我也不好再说什么,拿着处方和朋友出了诊室。朋友有些失望,抱怨尽管看了医生,但他对自己的病情一点把握也没有。
众所周知,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这位中医大夫开处方前既没有耐心倾听病人讲述病情,也没有详细问诊,更没有对病人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我不知道这种态度下开出的药方疗效会如何,但我想即便他医术高超,开出的药完全对症,他在患者的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我不由得想起了裘法祖院士生前对年轻医生讲起的两个病例。一次,一位老妇人来门诊就诊,说自己肚子不适好久了。裘老询问了病史,再让她躺下,又仔细按摸检查她的腹部。之后,老妇人紧紧握住裘老的手,久久不放,对裘老说:“你真是一位好医生。我去了六七家医院,就没有一位医生摸过我的肚子。”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儿科老医生患了十二指肠溃疡,来找裘老会诊。裘老看到X线片上十二指肠球部有一龛影,诊断已经很明确,就没给他做腹部检查。这位老医生回去后说自己很失望,裘老虽然说了治疗意见,但没有摸一下的他的肚子。裘老告诉我们,即便医生有了病都会有这种想法,那么普通病人就更需要医生重视他、安慰他了。时至今日,裘老的感触依然值得我们每位医生借鉴、学习。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医生的诊病经验会越来越丰富,有时看一眼病人或许就能知道病人的病情,就可以准确地开出治病的药方。但是,我们还应该想到病人的心思,他们不仅仅希望我们开出药方,更希望知道自己的病情,希望从医生这里得到些许安慰和依靠。很多病人告诉我,他们都是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才选择来医院看病的,他们害怕看到医生冰冷的脸,更怕医生三言两语就把自己打发走。他们多么想要遇上一位态度好、经验丰富、有耐心的医生啊。作为医生,我们怎么能让他们失望呢?(作者单位:陕西省洋县长青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