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天舒)日前,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第73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数位毒理学、肿瘤放疗领域专家提出,肿瘤放疗可能受制于“差异同心圆”效应,学术界应想办法对其加以消除。
第四军医大学毒理学教授海春旭指出,肿瘤放疗的主要机制是局部照射,但照射时电离辐射诱发的自由基会对全身特别是造血系统产生程度不等的损伤,这在学术界被称为“差异同心圆”效应。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周平坤教授说,肿瘤放疗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明显高于没有做放射治疗的患者,放疗有可能损伤正常组织,导致患者不得不终止肿瘤放疗的治疗。
海春旭认为,放疗时为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细胞和最大限度杀伤肿瘤细胞,需要积极研发具有抗放疗副作用的药物。